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运动后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局部心肌 18F-FDG 的摄取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近期发表在《TheJournalofNuclearMedicine》上的一篇文章报道,应用18F-FDG显像对于诊断运动后诱发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18F-FDG可以作为运动后诱发心肌缺血影像学诊断的标记物,来自中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日前对冠心病患者运动后诱发心肌缺血区域18F-FDG注射后摄取进行了研究。共有24名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司他比锝[99mTc]和18F-FDG显像,结果发现有18例患者冠状动脉有1支或以上发现管腔狭窄达70%或以上;15例(83%)患者在运动图像上显示局部心肌18F-FDG摄取增加,但只有11例(61%)发现有灌注异常,8例(53%)18F-FDG摄取不明显,5例(33%)18F-FDG摄取明显降低;2例(13%)在18F-FDG静息显像持续摄取。总18F-FDG摄取积分从运动开始14.4分钟至休息时6.7分钟时明显降低(P=0.01)。在18F-FDG静息显像摄取持续的患者,运动时心率-收缩压乘积降低;同时发现一些运动后心肌缺血患者18F-FDG摄取持续24小时。

  研究人员认为,对于运动后诱发心肌缺血而言,局部心肌摄取18F-FDG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一些患者在缺血发作后的24小时局部心肌依然保持18F-FDG摄取。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