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流行病学 > 正文

禽流感的预防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禽流感的预防

  一、预防措施

  (一)加强禽类疾病的监测,一旦发现禽流感疫情,动物防疫部门立即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养殖和处理的所有相关人员做好防护工作。

  (二)加强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的监测。当这些中出现流感样症时,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标本并送至指定实验室检测,以进一步明确病原,同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不要与活禽亲密接触  首先,人们应尽量不跟候鸟、活禽接触。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存活很久,比如在禽的粪便中,它能够存活105d,在羽毛吕间能存活18d.因此,接触禽类后切记要用洗手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儿童尤应避免与活禽接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养成在摸过鸡蛋或者生冷禽类制品后洗手的习惯。

  不要自行宰杀禽类产品  在有禽流感疫情存在期间,不要自行宰杀禽类食用,因为直接接触患病家禽的粪便或呼吸道分泌物时就有可能感染上禽流感。如果市民需食用禽类肉品,应到正规卖场和商业网点采购经检疫过的包装好的禽肉,可以向营业员索取相关检验检疫证明。

  不要生食禽肉  在厨房中要将生熟分开,牢记不吃生的或半熟的鸡肉、鹅肉、鸭肉等,尤其是其血液制品,一定要烧熟才吃,因为禽流感病毒对烧碱、醛类、氧化剂类等消毒剂,高温及紫外线都很敏感,在560C时加热100min,700C加热数分钟,阳光直射40~48h,均可杀死禽流感病毒。

  专家认为,为安全着想,煮蛋前需先清洁蛋壳,避免沾染病鸡粪便,然后再把蛋煮熟才食用,半生熟的鸡蛋也是少吃为妙。市民养鸽、养鸟者,必须加强对鸽、鸟笼的消毒,遛鸟后必须用消毒肥皂洗手。

  不要轻视重感冒  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咽喉痛等,还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若病人咳嗽、咽喉痛、流鼻涕,而且症状在短时间内加重,并有发烧、周身骨痛、肌肉疼痛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三)接触人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接触后应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四)要加强检测标本和实验测标本和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防止医院感染和实验室的感染及传播。

  (五)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有空调设备,应经常清洗隔尘网,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六)注意自身健康、保持良好的免疫力也是避免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有效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和药物,并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七)药物预防。对密切接触者必要时可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或按中医药辨证施防。

  二、疫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工人禽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向人间传播,预防控制可能出现的人禽流感疫情,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律法规要求,结合目前对禽流感疫情发展变化形势和禽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的认识基础上,制定本技术指南,以指导各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控制人禽流感疫情发生、传播、蔓延扩散。

  (一)目的与原则  通过本技术指南的实施,规范人禽流感疫情的监测、职业暴露人员个人防护,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向人间传播,预防控制可能出现的人禽流流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本技术指南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出现人禽流感病变和发现病变之间有流行病学联系等,分类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出现疑似或确认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采取以下措施。

  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当地农业部门的疑似和确认的动物禽流感疫情通报后,立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及相关医疗卫生人员按照《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病、死禽密切接触者自最后接触病、死禽之日起进行医学观察7d,并填写相应报表汇总,上报。

  职业暴露人员防护  捕杀、处理病、死禽的人员,在禽类禽流感疫区进行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疾病预防控制等职业暴露人员,应严格按照《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进行个人防护。

  加强重点地区的人禽流感疫情监测  在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县(市、区),按照《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实施方案》,对有禽类接触史的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开展人禽流感疫情监测。

  消毒处理  按照《禽流感消毒指导、评价技术方案》,协助农业等有关部门对消毒工作进行指导和效果评价。

  疫区的饮用水应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其微生物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  对病、死禽密切接触者及现场处理疫情的工作人员,可预防性投服神经胺酸酶抵制剂类药物。具体服用范围、剂量和服用时间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讨论、确定。

  开展大众健康宣传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  广泛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在疫情发展不同阶段,通过对社会公众心理变化及关键信息的分析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策略,及时组织相应的科普宣传。

  (三)、出现疑似或确诊人禽流感病例  出现疑似或确诊人禽流感病例时,除采取上述预防控制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病例的诊断与报告

  (1)国家对人禽流感疫情报告实行专报管理。自2004年2月5日起各地必须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人案专报信息系统”报告发现的疑似或确诊病例。

  (2)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及所在医疗机构根据“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进行诊断,发现人禽流感病例、疑似病例后,应按照《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程序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网络直报报告登录地址为:211.167.248.17:8080,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录账号和密码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统一制定下发。

  (3)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特别是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加强对人禽流感疫情报告工作的技术支持与指导的同时,须确保“国家疾病监测个案专报信息系统”的畅通运行。

  病例的隔离救治  按照“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诊断为疑似和确认病例后,立即送指定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

  疫点消毒处理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禽流感消毒指导、评价技术方案》,组织、指导对疫点和病例活动范围内的污染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按照《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疑似病例和确认病例进行个案调查、追溯可能的感染来源,开展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人禽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网络直报。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按照《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病、死禽和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7d.

  实验室检测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和医务人员严格按照《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对病例进行标本采集、包装、运送和实验室检测。各省级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检测结果阳性,或发现无法鉴定的流感毒株,应立即将原始标本及分离物送国家流感中心进一步复核、确认。

  (四)出现可能的人传人病例  出现疑似或确诊人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病例之间存在人传人的可能时,除采取上述预防控制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按照《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病、死禽和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7d.

  在更大范围内加强人禽流感疫情监测  除在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县(区)外,各省根据疫情扩散、波及的范围,参照《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实施方案》,在更大的范围内有禽类接触史的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开展人禽流感疫情监测。

  当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的证据证明禽流感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