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外周神经阻滞在疼痛治疗中的作用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外周神经多为脊神经分支,分布于全身各部位,是疼痛传导的最初环节。因此对于范围确定而局限的疼痛,可行外周神经阻滞。外周神经阻滞起效迅速,效果确切,且对机体影响小,不良反应少,在疼痛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如行痛点阻滞治疗肩周炎、强脊炎及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等,行皮内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疼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行关节周围注射治疗多种关节炎等。以肩胛上神经阻滞为例,简述外周神经阻滞在疼痛临床中的应用。

  肩胛上神经由C5~6神经纤维前支的锁骨上部分组成,部分患者有C4神经参与。起自臂丛上干,向外下行,经斜方肌及肩胛舌骨肌的深侧,至肩胛上切迹处,再经肩胛横韧带下侧至冈上窝,伴肩胛上动脉绕肩胛冈外侧缘转入冈下窝。沿途发出分支分布到冈上肌、冈下肌和肩关节。

  患者取坐位,背朝术者,双肩放松自然下垂。确定患侧肩胛冈,在肩胛冈上从脊柱缘至肩峰做一条连线,在连线的中点画一条与脊柱纵轴相平行的垂线,两线相交的外上象限做分角线,该分角线距中点2.5cm处即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单后,用6cm长5号穿刺针垂直进针,然后斜向内下前方,达肩胛上切迹处再进针0.3~0.4cm,患者出现向同侧肘部放射性异感,说明针尖触及肩胛上神经。回吸无气无血后注入消炎镇痛液5~10cm.于注药数分钟后,肩部、上肢出现温热感,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大。

  肩胛上神经阻滞可用于肩关节周围炎及颈椎病的辅助性治疗。

  穿刺过程需注意进针角度及深度,以免损伤周围的血管、胸膜、肺等。(医学教育网搜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