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交感神经阻滞在疼痛治疗中的作用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交感神经阻滞在疼痛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主要应用于①交感神经维持性疼痛的诊断;②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如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③缺血性疼痛的治疗。

  在交感神经阻滞中需注意:①若一次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有效,需多次重复此过程以发挥治疗作用或行相应的化学性或射频神经毁损术;②交感神经纤维与内脏运动神经与痛觉传导通路并行,因此交感神经阻滞不仅仅只是自主神经的阻滞。

  在疼痛临床中常用到的交感神经阻滞有星状神经节阻滞、腹腔神经丛和内脏神经阻滞、上腹下神经丛阻滞及腰交感神经阻滞等。以星状神经节阻滞为例,简述交感神经阻滞在疼痛临床中的应用。

  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是向星状神经节周围注射局麻药而阻滞支配头面部、颈部、上肢及上胸部的交感神经的方法。

  星状神经节由第6、7颈神经节和第1胸神经节融合而成,有时也包含有第2胸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其大小为长(1.2~2.5)cm,宽(0.5~1.2)cm.星状神经节节前纤维始自T1~10节段,其节后纤维的皮肤分布区域是C3~T12节段,而以C6~T5分布最多。星状神经节位于第7颈椎横突前面至第1肋骨颈前面,颈长肌之上,其周围有肺尖、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等。

  穿刺点在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或第7颈椎基底部。病人仰卧位,颈后垫薄枕或不垫枕。头稍后仰,面部向正前方,令病人微张口使紧张的颈部肌肉松弛,术者用示指或示、中指尖端在胸锁乳突肌前缘处将颈总动脉、颈内静脉推向外侧,并用中指尖下压触及第6颈椎横突或第7颈椎基底部。用3~3.5cm长,7号(22G)细针垂直穿刺,碰骨质为第6或第7颈椎横突。回吸无气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8~10ml.如阻滞成功常出现Horner综合征,面、颈及上肢皮肤温度升高,出汗终止等体征。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疼痛治疗中应用范围甚广:

  (1)头及颌面部疾病如头痛、非典型面部痛、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耳聋、耳鸣等。

  (2)上肢及胸壁疾病如外伤性颈部综合征、颈性眩晕、多汗症、冻伤等。

  (3)神经病理性疼痛如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幻肢痛、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

  (4)心肺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窦性心动过速、支气管哮喘等。

  (5)其它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雷诺氏病、痛经等。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并发症包括喉返神经麻痹、误注入血管内的中毒反应、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阻滞、臂丛神经阻滞、气胸等。(医学教育网搜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