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特发性腹膜炎(Idiopathic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是一种不常发生的疾病,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系Albaran1905年首次提出的,直到1948年Ormond报道2例此病后,才引起人们广泛开展注意。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因后腹膜纤维化使输尿管受压,有时尚伴静脉阻塞。依据某些表现或可能发病因素,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曾有多种名称如:“纤维性后腹膜炎”、“格罗塔(Geroto)筋膜炎”、“后腹膜血管炎(脉管炎)”、“硬化性后腹膜肉芽肿”、“输尿管周围炎性纤维化”及“慢性输尿管周围炎”等。近年来文献中对其病因、病理、临床以及CT表现等报道有所增加。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诊断重在加强对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的认识,提高警惕。凡经常服用止痛药、甲麦角新碱等药,具有未明原因背痛、腹痛、腰骶部或下腹部钝痛以及门脉高压、腹水、蛋白丢失性肠病者均应考虑到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可能。B型超声、CT与X线等检查对诊断可提供帮助。(医学教育网搜集)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