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型】
按病情轻重流行性出血热可分为四型。
(1)轻型:①体温在38℃左右,中毒症状轻;②血压基本在正常范围;③除皮肤和(或)粘膜有出血点外,其他处无明显出血现象;④肾脏损害轻微,尿蛋白在+~++,没有明显少尿期;
(2)中型:①体温39~40℃、全身中毒症状较重,有明显的球结膜水肿;②病程中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或脉压小于3.45kPa(26mmHg)者;③皮肤、粘膜及其他部位有明显出血现象;④肾脏损害明显,尿蛋白可达“+++”,有明显的少尿期;
(3)重型:①体温≥40℃,全身中毒症状及外渗现象严重,或出现中毒性精神症状者;②病程中收缩压低于9.3kPa(70mmHg),或脉压低于2.6kPa(20mmHg),并呈现临床休克过程者;③出血现象较重,如皮肤瘀斑、腔道出血;④肾脏损害严重,少尿持续在5日以内,或尿闭2天以内者;
(4)危重型:在重型基础上,出现以下任何严重症群者:①难治性休克;②出血现象严重,有重要脏器出血;③肾脏损害极为严重,少尿期超过5天,或尿闭2天以上,或尿素氮超过120mg%;④心力衰竭、肺水肿;⑤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⑥严重继发感染;⑦其他严重合并症。(医学教育网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