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药物性肝病(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简称药肝,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均称药肝。目前至少有600多种药物可引起药肝,其表现与人类各种肝病的表现相同,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药肝的诊断可根据服药史、临床症状、血象、肝功能试验、肝活活检以及停药的效应作出综合诊断。诊断药肝前应了解:①用药史:任何一例肝病患者均必须询问发病前3个月内服过的药物,包括剂量、用药途径、持续时间及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②原来有无肝病,有无病毒性肝炎和其他原因肝病的证据;③原发病是否有可能累及肝脏;④以往有无药物过敏史或过敏性疾病史,除用药史外,发现任何有关的过敏反应如皮疹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对诊断药肝是十分重要的。诊断药肝时应与以下疾病作鉴别诊断:病毒性肝炎、全身性细菌感染、术后肝内汁淤积、胆总管炎伴/或急性胰腺炎、胆管损害、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肝病肝功能恶化。

  药物过敏反应所致的肝病诊断标准为:①服药开始后1~4周,出现肝功能障碍;②首发症状主要为发热、皮疹、皮肤搔痒和黄疸等;③发病初期外周血嗜酸性细胞上升(达6%以上)或白细胞增加;④药物敏感试验(淋巴细胞培养试验、皮肤试验)为阳性;⑤偶然再次用药时可再引起肝病。具具①④或①⑤者可以确诊;具①②或①③者可以拟诊。在疾病早期进行肝活检有助于鉴别病变类型和了解损程度。(医学教育网搜集)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