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结肠粪性穿孔的病因学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慢性便秘是粪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其发病机理可能为:

  ①结肠内的干结粪块直接压迫肠粘膜,使粘膜发生压迫性缺血坏死,进而形成溃疡乃至穿孔;

  ②大量的粪块淤积于结肠内使肠管高度扩张,肠内压力升高并超过肠壁的毛细血管弥散压,特别是系膜缘对侧的肠壁,导致肠壁的缺血和坏死;

  ③粪块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肠内压升高而致的直接穿孔,尤以当肠壁已有病变存在时。粪块作用使肠腔扩张,当内压高于肠壁毛细血管灌注压时,特别是对系膜缘,首先发生溃疡,随后导致穿孔。

  粪性穿孔多发生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因为此处易形成粪块;结肠远端横结肠中段血供较差;以及乙状结肠和直肠乙状结肠外管腔最窄,肠腔压力高达0.49~1.81kPa(5~100cmH2O)。(医学教育网搜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