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为无色至浅黄绿色液体,存在铁时呈红色。溶于冷水,在热水中分解为氯化钠、氯酸钠和氧。有效氯含量10~12%。含碱度2~3%的溶液可储存10~15天。
毒性:大量吸收时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中毒表现:过量吸入次氯酸气雾可引起明显呼吸道刺激反应和肺水肿;误服后口腔、咽喉、食道和胃有烧灼感,恶心、呕吐、呕血,可发生咽喉水肿、胃穿孔和腹膜炎,严重者可出现循环衰竭,皮肤湿冷、青紫、呼吸变浅,继而昏迷;摄入致死剂量的次氯酸钠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处理及治疗方法:
吸入: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如有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刺激症状,给予吸氧及对症治疗,出现急性肺损伤,应早期给予激素治疗,必要时使用呼吸机。
眼:使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15分钟,有持续的疼痛、畏光、流泪症状,就近去专科医院就诊。
皮肤:彻底使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如皮肤仍有持续疼痛或刺激症状,就近去专科医院就诊。污染的衣服要洗干净后再穿。
误服:可口服100~200ml的生蛋清、氢氧化铝凝胶或牛奶。适量输液、利尿以促进毒物排泄。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时,血红蛋白在肾小管的酸性环境中易形成管型,碱性药物可促进其溶解,减少阻塞,加强排泄,改善肾脏功能,静脉滴注50%葡萄糖液以加速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成血红蛋白,促进毒物排泄,口服碳酸氢钠1~2g/次,1日3次,或用4~5%碳酸氢钠静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