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早孕反应胃粘膜被雌激素刺激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甚至乏力、头晕等似妊娠早期的反应。不需特殊处理,数日后可减轻或消失。严重者持续1~3个周期也可自行消退。个别妇女口服维生素B6、维生素C等。
2.月经改变服药期间可抑制下丘脑内源性激素分泌,改由甾体避孕药替代性激素对子宫内膜发生作用。服药后可改变月经周期,使经期缩短,经量减少,痛经减轻消失。避孕药还可使一些妇女下丘脑-垂体轴抑制过度,出现闭经,此时,应当停用避孕药加用促排卵药物。
漏服避孕药或个别妇女未漏服均可发生不规则少量阴道流血,称突破性出血。如发生在服药前半周期,为雌激素量少不能维持内膜的完整性而致,每晚应加服炔雌醇0.005mg(1片)。在服药后半周期出血,多为孕激素不足引起,每晚增服避孕药1/2~1片,加服药物均应与避孕药同时服至第22日停药。接近月经期出血或出血量多如月经时,均应立即停药,至出血第5日再开始服用下一周期的药物。
3.体重增加避孕药中的孕激素有弱雄激素活性,且雌激素可使水钠潴留。
4.面部蝴蝶斑少数妇女可出现淡褐色的色素沉着,酷似妊娠期蝴蝶斑。
5.其他长期服用甾体避孕药并不增加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还可减少子宫内膜癌、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对人体代谢中的影响是暂时性并且是可逆的,长期应用不影响健康。但为避免避孕药对胎儿的致畸作用,应在停药6个月后再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