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妇产科学 > 正文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病原体

  艾滋病(AIDS)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它主要通过性行为直接传播,污染HIV的注射器、血液制品也是传染源。HIV从皮肤破口或粘膜进入人体血液,主要破坏CD4淋巴细胞,使整个CD4淋巴细胞调节的各种免疫反应均处于抑制状态,机体丧失抵御各种微生物侵袭的能力,极易遭受各种机会性感染及发生多种罕见的恶性肿瘤。

  2.临床特征由于细胞免疫缺陷的程度不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感染初期多无表现,或仅有轻度淋巴结肿大,潜伏期半年到5年或更长。很多患者是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T细胞功能正常,但感染后6周可以出现抗体阳性。

  (2)10%~25%患者数月后发展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表现为淋巴结持续肿大,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缺陷症状:持续性腹泻、发热、体重下降、全身乏力、食欲减退。

  (3)抗体阳性患者中1%~5%呈典型的AIDS症状,临床表现为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所致的机会性感染和少见的恶性肿瘤,涉及到多种病毒、细菌、真菌、寄考虫感染,以及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罕见的Kaposi肉瘤等,可以单独或两者同时存在。

  3.确证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中HIV抗体,阳性者需作确证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或作蛋白印迹试验,是验证HIV抗体最常用的方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