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前列腺肥大症的鉴别诊断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本病应与前列腺癌、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结石、前列腺囊肿、膀胱颈挛缩(Marion氏病)、输尿管间嵴肥大、神经病原性膀胱、膀胱肿瘤、结石、异物等相鉴别。上述诸病,通过查体、化验、肛指检查、膀胱镜检查,绝大多数情况均可作出鉴别。只有前列腺癌在非典型病例,依据前述检查方法,难以得出结论,可用以下方法,辅助鉴别诊断:

  1.血清酸性磷酸酶测定:前列腺组织含酸性磷酸酶特高,有癌变时,含量增加,利用此原理进行此项检查,血清酸性磷酸酶正常值按King-Armsstrong为1~5单位,按Bodansky为0.5~2单位,自1950年新的检查方法确定其值0.7K-A单位。前列腺癌患者,半数以上高于正常值。注意于应用睾丸激素或作前列腺按摩后可出现假阳性。

  2.血清硷性磷酸酶测定:当有骨转移时,血清硷性磷酸酶为升高,正常值Bodahsky2~4.5单位,King-Armstrong8~14单位,但须注意假阳性。

  3.前列腺活检:经会阴或直肠均可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4.精囊射精管造影:前列腺肥大仅可见有对称性的扩大,边缘整齐;前列腺癌则见有狭窄、不规则、边缘不齐、或缺损。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