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颅底扁平和颅底凹陷的临床表现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先天性颅底凹陷常在中年以后逐渐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通常在20~30岁以后,常因轻微创伤、遗失倒,促使脑干或脊髓受损。此时,即使幼童也可能发病,然而多数患者往往因年龄增长,椎间关节退变及韧带松弛,逐渐发展而引起症状。

  先天性颅底凹陷易累及小脑、脑干及前庭功能。不仅表现四肢运动及感觉障碍、共济失调,还可能出现眩晕、眼震及第五、九、十、十二脑神经受损的症状与体征,性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异常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也可出现。

  呼吸肌功能衰减常常使患者感觉气短,说话无力,严重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枢性呼吸抑制,睡眠性呼吸困难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