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妇产科学 > 正文

细菌性阴道病的概述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病因及临床表现

  (1)病因:细菌性阴道病是由于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而其他细菌大量繁殖,主要有加德纳尔菌、mobiluncus菌(一种弯曲的革兰阳性杆菌,亦属厌氧菌)及支原体引起的混合感染。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阴道排液增多,有恶臭味,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白带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的稀薄白带,粘度很低。有时有泡法治,系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所致检查阴道粘膜无明显充血的炎症表现,但白带增多,检查无滴虫、真菌或淋菌。

  2.诊断依据:

  下列4条中有3条阳性者即可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

  (1)阴道分泌物为匀质稀薄的白带。

  (2)阴道pH>4.5(政党阴道≤4.5),是厌氧产氨所致。

  (3)氨臭味试验阳性:取阴道分泌物少许放玻璃片上,加入10%氢氧化钾液1~2滴,产生一种烂鱼样臭气味即为阳性。

  (4)线索细胞阳性:取少许白带放在玻片上,加一滴生理盐水混合,置于高倍显微镜下见到20%以上的线索细胞。线索细胞即阴道脱落的表层细胞,于细胞边缘贴附大量颗粒状物即为加德纳尔菌,细胞边缘不清。

  3.治疗药物首选药物为甲硝唑,每次口服500mg,每日2次,共7日。连续3个疗程疗效最好。甲硝唑局部用药,每次200mg,置入阴道内,7日为一疗程。甲硝唑近期疗效可达98.8%,孕妇忌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