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妇产科学 > 正文

羊水的概述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羊水的来源

  妊娠早期的羊水,主要是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妊娠16~18周后,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重要来源。妊娠11~14周时,胎儿肾脏即有排泄功能,于妊娠14周发现胎儿膀胱内已有尿液,胎儿尿液排至羊膜腔中,使羊水的渗透压逐渐降低。妊娠足月胎儿通过吞咽羊水使羊水量趋于平衡。

  2.羊水的吸收

  约50%由胎膜完成。妊娠足月胎儿每日吞咽羊水500~700ml,经消化道进入胎儿血循环,形成尿液再排至羊膜腔中,故消化道也是吸收羊水的重要途径。此外,脐带每小时能吸收羊水40~50ml. 3.母体、胎儿、羊水三者间的液体平衡羊水在羊膜腔内不断进行液体交换,以保持羊水量相对恒定。母儿间的液体交换,主要通过胎盘,每小时约3600ml.母体与羊水的交换,主要通过胎膜。羊水与胎儿的交换,主要通过胎儿消化管、呼吸道、泌尿道以及角化前皮肤等。

  4.羊水量、性状及成分

  (1)羊水量:妊娠38周时约1000ml,此后羊水量逐渐减少。妊娠足月时羊水量约800ml.(2)羊水性状及成分:妊娠早期羊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妊娠足月羊水则略显混浊,不透明,可见羊水内悬有小片状物,包括胎脂、胎儿脱落上皮细胞、毳毛、毛发、少量白细胞、清蛋白、尿酸盐等。羊水中含有大量激素(包括雌三醇、孕酮、前列腺素、胎盘生乳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羊水中的酶含量较母血清中明显增加。

  5.羊水的功能

  (1)保护胎儿:胎儿在羊水中自由活动,防止胎体畸形及胎肢粘连;保持子宫腔内温度恒定;适量羊水可避免子宫肌壁或胎儿对脐带的直接压迫所致的胎儿窘迫;有利于胎儿体液平衡,如胎儿体内水份过多可以胎尿方式排至羊水中;临产宫缩时,在第一产程初期,羊水直接受宫缩压力能使压力均匀分布,避免胎儿局部受压。

  (2)保护母体:减少胎动所致的不适感;临产后,前羊水囊扩张子宫颈口及阴道;破膜后羊水冲洗阴道减少感染。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