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妇产科学 > 正文

痛经的概述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概念

  凡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较重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为痛经

  2.分类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后者系指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宫颈管狭窄等所引起的痛经。

  3.原发性痛经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1)病因: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PG)增加有关,也受精神、神经因素影响。

  (2)临床表现

  ①原发性痛经在青少年期常见,多在初潮后6~12个月发病,这时排卵周期多已建立,在孕激素作用下,分泌型子宫内膜剥脱时经血PG含量显著高于增生型内膜经血中浓芭,无排卵月经一般不发生痛经。

  ②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行经第一日疼痛最剧,持续2~3日缓解;疼痛程度不一,重者呈痉挛性;部位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

  ③有时痛经伴发恶心、呕吐、腹泻、头晕逐力等症状,严重是面色发白,出冷汗与临床应用PG时引起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平滑肌过强收缩的副反应相似。

  ④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月经期下腹坠痛,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临床即可诊断,但诊断时必须除外其他可能引起痛经的疾病。继发性痛经在初潮后数年方出现症状,大多有月经过多、不孕放置宫内节育器或盆腔炎病史,妇科检查甚易发现引起痛经的器质性病变,腹腔镜检查是最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方法。

  (4)治疗

  ①一般治疗:重视精神心理治疗,阐明月经时轻度不适是生理反应。疼痛不能忍受时可作非麻醉性镇痛治疗,适当应用镇痛、镇静、解痉药。

  ②口服避孕抑制排卵:适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经妇女,疗效达90%以上。避孕药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命名月经量减少;药物抑制排卵,缺乏黄体,而孕酮为生物合成PG所必需,从而使月经血PG浓度降低。未婚少女可行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或经前7~10日口服安宫黄体酮减轻症状。

  ③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氟灭酸200mg,每日3次,或甲灭酸500mg,每日3次,月经来潮即开始服药,连续2~3日,疗效迅速而安全。因灭酸类药物同时具有PG拮抗剂特性,可在PG受体部位直接阻断。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