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肾实质疾病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和急性皮质坏死。后者由肾内血管内凝血引起,可发生无尿,预后较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Lücke首先描述了一组挤压伤和休克后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病人,他认为较远端的肾小管变化——近髓肾单位肾病(Lowernephronnephrosis)是由缺血所致。随着透析疗法的应用,大部分病人可以恢复(如未出现肾内凝血和肾皮质坏死,病人有时可完全恢复。)老年病人在低血压状态下更易发生无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某些药物(如前列腺素抑制剂——非类固醇抗炎药)似乎使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危险性增加。某些糖尿病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汞(尤其是氯化汞)中毒或使用造影剂后,虽然未发展成典型的近髓单位肾病,但出现非特异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