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诊断学 > 正文

3-甲氧-4-羟苦杏仁酸和高香草酸测定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体内儿茶酚胺除小部分不经代谢由尿排出外,大部分经降解代谢后排出。儿茶酚胺的降解代谢途径,约三分之一可先经单胺氧化酶的作用变为3,4-二羟苦杏酸;三分之二先经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的作用变为3-甲氧肾上腺素或3-甲氧去甲肾上腺素,最后转变为3-甲氧-4羟苦杏仁酸。又称香草基杏仁酸,由尿排出。3-甲氧肾上腺素及3-甲氧去甲肾上腺素也可直接由尿排出。多巴胺也可经单脑化酶和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的作用进行降解代谢,其最终产物为高香草酸HVA随尿液排出。

  「参考值」

  化学测定法:VMA①铁氰化钾氧化法:10~30μmol/24h尿;②偏高碘酸钠氧化法:9.1~35.8μmol/24h尿;③2,4-二硝基苯肼显色法:42.7±18.3μmol/24h尿;④对硝基苯胺显色法:18.0~96.6μmol/24h尿。HVA16.41~27.35μmol/24h尿。

  生理学变异」

  药物:甲基多巴、异丙肾上腺素、茶碱、左旋多巴、亚硝酸甘油可使VMA排量增加。氯压定、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使其排量减少。

  病理学变异」

  嗜铬细胞瘤发作期,神经母细胞瘤及神经节细胞瘤可使尿中VAM显著增高。

  有些患者尿中VMA基础值低,即使发生肿瘤其值仍不超过正常范围,应加以注意。

  「医学决定性水平」

  34.3μmol/24h尿(6.8mg/24h尿):低于此值而尿中3-甲氧基肾上腺素及游离离茶酚胺含量均正常者,可在95%的病例中排除嗜铬细胞瘤。高于此值时,又有其它阳性诊断指标,则应做动脉造影确定确定诊断并对肿瘤进行定位。

  65.7μmol/24h尿(13.0mg/24h尿):在除外药物或食物的干扰时,若高于此值则可确诊为患有能产生儿茶酚胺的肿瘤(嗜铬细胞瘤、成神经细胞瘤、神经节瘤)。应做血管造影术,进行肿瘤定位并应手术切除。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