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诊断学 > 正文

去甲肾上腺素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参考值」

  尿

  1~4岁0~170nmol/24h(0~20μg/24h)

  4~10岁47~384nmol/24h(8~65μg/24h)

  10~15岁89~470nmol/24h(15~80μg/24h)

  成人0~590nmol/24h(0~100μg/24h)

  「临床意义」

  本试验主要用于协助嗜铬细胞瘤部位的诊断,嗜铬细胞瘤可以发生在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和体内其它部位的嗜铬组织。约有80%-90%存在于肾上腺髓质,10%~15%存在于腹膜后主动脉旁,肾门处、肾上极或下极、肝门处、肝及下腔静脉之间、近胰头处、髂窝或近髂血管处、卵巢内、膀胱内较少见。

  正常肾上腺髓质的分泌物中,去甲肾上腺素仅占10%~18%,但尿中和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约为肾上腺素的5倍。而嗜铬细胞瘤分泌物中去甲肾上腺素可达50%~90%,说明嗜铬细胞瘤分泌的儿茶酚胺以去甲肾上腺素为主。但肾上腺髓质中有N-甲基转移酶,能将去甲肾上腺素转变为肾上腺素,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两种儿茶酚胺同时增加,则可判断肿瘤位于肾上腺髓质;如尿中肾上腺素含量相对于正常而去甲肾上腺素异常增高时,则可判断肿瘤存在于其它部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