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诊断学 > 正文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基因诊断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临床意义」

  该肿瘤主要发生在儿童的眶内,发病率1/20,000活婴。该病可以是散发(非遗传性),也可以为显性遗传并具较高的外显率。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两个突变的产生。在显性遗传的病例,一个突变已通过生殖细胞而获得。而散发型中两个突变都发生在体细胞中。从统计学资料所得的最简单的模型是:可能存在一个基因,该基因的失活引起视网膜母细胞瘤。由于人类的染色体是双倍体,因此需要该基因的两个位点都发生突变。

  已经克隆出Rb基因,当Rb基因突变使功能性的Rb基因产物消失时,则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在遗传型的视网膜母细胞中,儿童从带病父母中获得易感性的机率为50%,易感者的发病可能性为90%,因此需要经常对患病父母的后代进行检查。即便对散发型病例(约占视网膜母细胞瘤总数的94%)有25~35%的为生殖细胞突变,成为易感基因新的携带者。应用PCR技术检测几种Rb基因的突变已用于监测后代发病的危险性。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