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性食物中毒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因摄入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

  病因学

  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广泛分布于粪便,土壤,空气和水中。污染的肉食曾引起多次暴发流行。将污染了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的肉食置于室温下,该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一旦进入胃肠道,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就会产生作用于小肠的肠毒素。只有A型菌株与食物中毒的症状有肯定的联系。产生的肠毒素对热敏感(75℃)。

  症状,体征和诊断

  最常见的是轻度的胃肠炎,在摄入污染食物后6~24小时产生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水样腹泻和腹痛。呕吐不常见。典型的病例症状在24小时内消除,严重或致命的患者极少见。诊断依靠流行病学证据以及从污染食物或患者粪便中分离到大量的该菌。

  预防和治疗

  为预防该病,剩下的熟肉食应立即冷冻而且在食用前彻底地加热(内部温度75℃)。治疗措施已在上文治疗总则中讨论过。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