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共同性外斜视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发病年龄  大多数患者发病年龄较早,35%~70%发生在2岁以内,外斜开始为外隐斜,进一步发展为间歇性外斜及恒定性外斜视,这种进展可能是集合张力随年龄增长而减弱有关。

  2、性别  约2/3外斜患者为女性,其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3、屈光不正  除了集合和分开机制相互作用外,屈光不正可以减弱神经支配而影响服位。以往认为,外斜多见于近视,根据近等统计资料,正视眼、远视眼亦不少见,仅8%~15%见于近视,Jjampolsky强调不等散光和外斜有明显关系,由于视网膜像清晰程度不等,可妨碍融合,很容易受到抑制,因此发生外斜。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