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紫外线所致眼外伤(ultraviolet injuries of the eye)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紫外线所致眼外伤(ultraviolet injuries of the eye)为电损伤。其来源于天然光照,如高山及冰雪地区及人工光源多见电焊弧光、水银蒸气弧光及钨孤光。紫外线的生物效应,为光电生化反应,最早为蛋白质变性,继之蛋白凝结。

  病因和发病机制

  紫外线性眼炎又称电光性眼炎(photophthalmia),占眼外伤的2%.多见于金属电焊工或水银灯下电影工作者,以及紫外线灯、原子弹爆炸等。可因直接照射或间接照射所致。当一天内照射量积累到15分钟以上,6~10小时后即可出现症状。伤员每在白天工作深夜发病。24小时后无蓄积作用。

  临床表现

  一、症状初为双眼刺激及异物感,逐渐加重,眼睑痉挛、剧痛、畏光流泪,侧有暗点、红视或黄视症状发生。

  二、体征重者颜面及眼睑皮肤潮红,结膜充血,角膜荧光素染色可见弥漫性点状差色,角膜知觉减退,瞳孔痉挛性缩小。一般2~3天后症状消失。

  诊断和鉴别诊断

  1、受紫外线照射后潜伏期为6-8小时,不超过24小时发病。

  2、睑部及眼部烧灼感、异物感、疼痛、流泪、畏光。

  3、睑痉挛,结膜睫状充血、水肿,睑裂处角膜上皮点状脱落,荧光素染色阳性,瞳孔常缩小。1-2天后可自愈。

  治疗

  1、0.5%~1%的丁卡因液点眼2-3次,或其他表面麻醉剂滴眼或结膜下注射。

  2、如上法处理后,涂抗生素眼膏,包扎双眼,服镇静剂及安眠药。一般安睡数小时后症状消失或减轻,然后戴有色眼镜。

  3、局部使用前列腺素拮抗剂吲哚美辛或氟联苯丙酸钠眼药水或口服吲哚美辛。

  4、重症病人,数小时后症状又出现,可再按上法处理一次。少数重症病人有虹膜炎症表现,可滴托品酰胺,必要时滴阿托品。

  预后

  加强劳保宣传教育,在有紫外线场所工作者,应戴防护眼镜,可戴用裂隙护目镜、淡灰色眼镜或GR-39光学树脂镜片。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