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传染病学 > 正文

艾滋病的鉴别诊断与预防、预后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鉴别诊断】

  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二、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皮质激素,化疗,放疗后引起或恶性肿瘤等继发免疫疾病。

  三、特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酷似AIDS,但无HIV感染。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血液病等,AIDS有发热、消瘦则需与上述疾病鉴别。

  五、淋巴结肿大疾病:如KS,何杰金病,淋巴瘤,血液病。

  六、假性艾滋病综合征:AIDS恐怖症,英国同性恋中见到一些与艾滋病早期症状类似的神经症状群。

  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损害可以是艾滋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需予鉴别。

  【预防】

  一、特异性预防

  (一)随着1993年美国CDC分类诊断标准,扩大了AIDS的诊断范围,有利于AIDS的预防及治疗,依据CD4T淋巴细胞减少,给予一定的投药。

  (二)艾滋病疫苗:美国对含有gp120成份的两种艾滋病疫苗进行了第二期296人的试验,由于已有6人发生了感染,而暂时终止。泰国正进行UBI合成疫苗试验。

  (三)阻断母婴传播:CD4+T 淋巴细胞>200/μl的艾滋病孕妇,用AIT于产前,产程内及婴儿治疗,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二、综合预防

  (一)普及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了解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

  (二)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尤其与外籍人员性乱行为,取缔暗娼;

  (三)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

  (四)禁止与静脉药隐者共用注射器、针头;

  (五)使用进口血液,血液成份及血液制品时,必须进行HIV检测;

  (六)国内供血者严格排选,应逐步做到检测HIV阴性方能供血,严防HIV传播;

  (七)献血、献器官、组织及精液者应做HIV检测;

  (八)建立艾滋病检测中心;

  (九)提倡使用避孕套和避免肛交;

  (十)艾滋病或HIV感染者应避免妊娠,出生婴儿应避免母乳喂养。

  【预后】

  自感染至症状出现经过的时间不断延长,这可能与诊断技术提高,患者发现越来越早有关。报道的无症生存期越来越长,最初估计成人的潜伏期约为8~10年,而5岁以下儿童一般在两年内出现症状。历来对同性恋及异性恋男性的研究表明,约半数人在开始感染HIV后10年未发生AIDS,并且,其中一项研究发现,感染的男性中8%的人在10-15年均正常。伦敦皇家医院报道一项大规模的调查结果,无症生存可达20年至25年。最近也有人认为实际上所有感染者最终将出现AIDS的表现。因此,当有感染的指征时,应即时应用治疗,预防机会性感染发生,如出现机会感染和肿瘤则应给予相应的治疗。

  AIDS患者存活时间在逐渐延长,不同地区调查的不完全相同,存活时间的长短与卫生保健水平、感染时间、最初诊断疾病有关,最重要的是早期诊断能延长病人存活时间。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观,对于延长存活时间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