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临床操作指导 > 正文

脑静态显像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适应症

  检测血脑屏障完整性,用于脑占位性病变(脑瘤、脓肿或外伤血肿等)的诊断,脑瘤手术后随诊观察。

  用品及准备

  示踪剂:99mTcO-4,或99mTc-DTPA370-740MBq(10-20mCi),静脉注射。

  方法及内容

  1.一般先进行脑血流动态显像。

  2.静注示踪剂30min后显像,显像体位包括前位、后位、左侧及右侧位。包括范围尽可能全部大、小脑,部分面部及颅底;为更好显示小脑,后位常使下颌微向内收。

  3.必要时加作顶位,或前、后斜位。

  4.显像完成后,根据需要,于显像图上作瞳孔、外耳道、枕骨粗隆、乳突等处的解剖标记。

  5.体层显像采集360°,重建图像时,应按眶听线(OML)或脑前后联合线作大脑轴向校正。

  注意事项

  1.注意鉴别各种体位的正常放射性浓集区。特别是脉络丛,封闭不佳可致假阳性结果。

  2.脑显像浓聚灶无疾病特异性,须密切结合病史、体检,特别是神经科检查所见,分析判断。

  3.幕下或大脑半球深部中线的占位病变,不易探出。

  备注

  观察要点

  1.正常大脑半球内放射性较低,而颅骨、头皮及面骨放射性高,形成周边高、内侧低的分布。

  2.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瘤、脑脓肿、血肿等,可引起异常放射性浓集区,应作多体位显像。

  3.脑积水、较大颅内囊肿可致脑内放射性空白区。

  4.脑死亡、个别高颅压亦可致脑空白区。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