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和甲状旁腺CT扫描通常采取横断面,以层厚5mm作连续扫描,其范围视甲状腺大小而定。常规应用造影剂作增强扫描。CT平扫正常甲状腺呈光滑、均质性软组织结构,由于腺体内含碘其密度超过周围肌肉组织密度;且因甲状腺的血流丰富,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后强化显著。正常甲状旁腺腺体较小(3~8mm大小)不论是平扫或增强CT扫描均不易显影。
甲状腺肿大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可为弥漫性或局限性,由多种疾病引起。各种病因在CT扫描上都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可帮助诊断。
(一)甲状腺癌:多发生于中年妇女,早期呈膨胀性生长,有假包膜形成,以后逐渐转变为浸润性生长,颈淋巴结肿大和血行转移。病理上分为四种亚型,即乳头状、滤泡状、,髓样和未分化型,以前二者型多见。
CT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混杂密度肿块,常有坏死、囊变和钙化,呈不均匀性强化。可侵及喉、气管、食管,并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
(二)甲状腺腺瘤:为甲状腺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青、中年妇女。常为单发,具完整包膜。CT上呈边界清楚的稍低或等密度肿块,可有钙化,呈均匀性强化。
(三)甲状腺囊肿:包括胶样囊肿和出血囊肿,囊内分别贮有丰富的蛋白粘液和陈旧血液。CT上均表现为水样密度囊腔,边缘光滑。
(四)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根据有无甲亢症状分为毒性和非毒性二型,结节由增生的甲状腺滤泡上皮及不同数量的贮留胶质构成,可伴有出血。弥漫性甲状腺肿包括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和突眼性甲状腺肿二种,都以女性多发,属自身免疫性疾病。CT上显示甲状腺弥漫性增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尚可见散在性大小不一的低密度结节,其边缘清楚或模糊,不均匀性强化,结节性囊变区无强化。
(五)甲状腺炎:CT表现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增大,密度均匀,轮廓不光滑,有轻度强化。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由甲状腺腺瘤(84%)。增生(12%)和腺癌(1%)引起。唯一治疗方法是手术摘除,有时遗留异位甲状旁腺肿瘤未切除,需要再次手术。甲状旁腺肿瘤CT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较低密度结节影,增强CT扫描呈均匀性或环形强化。
MRI对显示较小的甲状腺肿瘤较CT敏感;对甲状腺肿大可区别实性肿瘤与囊肿,胶样囊肿与血囊肿,甲状腺肿瘤手术后改变是水肿、纤维化或肿瘤化复发,后者应用Gd-DTPa 增强MRI显示明显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