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沙眼(trachoma)(2)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细胞学检查沙眼细胞学的典型特点是可检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多形核细胞,胞质内有沙眼包涵体,进行病毒分离可找到沙眼衣原体。但细胞学检查的假阳性率高。

  二、结膜刮片后行Giemsa染色,可显示位于核周围的蓝色或红色细胞浆内的包涵体。改良的Diff-Quik染色,将检测包涵体的时间缩短为几分钟。

  三、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可发现沙眼衣原体抗体,既有种群抗体,也有型抗体。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试验盒,检测细胞刮片衣原体抗原、酶联免疫测定、聚合酶链反应等,都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但技术复杂且费用昂贵。

  诊断

  多数沙眼,临床上根据睑结膜有乳头和滤泡增生,角膜血管翳及结膜瘢痕的出现、Herbert小凹等特异性体征,较容易诊断。由于睑结膜的乳头增生和滤泡形成并非为沙眼所特有,因此早期沙眼的诊断在临床病变尚不完全具备时,有时只能初步诊断为“疑似沙眼”。要确诊需依赖实验室检查。

  1、根据1979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的决定,沙眼诊断依据为:

  ①上穹隆部和上睑板结膜血管模糊充血,乳头增生或滤泡形成,或二者兼有。

  ②用放大镜或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血管翳。

  ③上穹隆部或/和上睑结膜出现瘢痕。

  ④结膜刮片有沙眼包涵体。在第1项的基础上,兼有其他3项中之一者可诊断沙眼。

  2、疑似沙眼者:

  上穹隆部及眦部结膜充血,有少量乳头(乳头为正常组织)增生或滤泡,并已排除其他结膜炎者。

  鉴别诊断

  1、结膜滤泡症(conjunctival folliculosis)

  常见于儿童,皆为双侧,无自觉症状。滤泡多见于下穹隆部与下睑结膜。滤泡较小,大小均匀相似,半透明,境界清楚,滤泡之间的结膜正常,不充血,无角膜血管翳,无瘢痕发生。沙眼的滤泡多见于上穹隆部与上睑结膜,混浊不清、大小不等、排列不整齐,并有结膜充血和肥厚等症状。

  2、慢性滤泡性结膜炎(chronic follicular conjunctivitis)

  常见于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皆为侧,颗粒杆菌(B.granulosis)可能为其病因。晨起常有分泌物,眼部有不适感。滤泡多见于下穹隆与下睑结膜,大小均匀,排列整齐;结膜虽充血,但不肥厚;1~2年后自愈,无瘢痕形成;无角膜血管翳。

  3、春季结膜炎(vernal conjunctivitis)

  此病有季节性,主要症状为刺痒。睑结膜上的乳头大而扁平且硬,上穹隆部无病变,易于鉴别。分泌物涂片中可见嗜酸细胞增多。

  4、包涵体结膜炎(inclusion conjunctivitis)

  成年人与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在结膜刮片中皆可见包涵体,其形态与沙眼包涵体相同,难以分别。但包涵体性结膜炎皆以急性开始,滤泡皆以下穹隆部与下睑结膜为著,无角膜血管翳,数月至1年即可自愈,并不形成瘢痕,可与沙眼鉴别。

  并发症

  1、睑内翻倒睫因睑板肥厚和瘢痕收缩使睑缘内翻,多发生于上睑,睫毛刺向眼球,使角膜混浊或角膜溃疡。

  2、上睑下垂睑结膜和睑板被细胞浸润,并且增生、肥厚,重量增加,加上Müller肌肉受细胞浸润,使上睑提肌作用降低。

  3、睑球粘连穹隆部因结膜瘢痕收缩而缩短,以下穹隆部为著,甚至穹隆部完全消失。

  4、角膜混浊重症角膜血管翳常遗留角膜混浊。睑内翻时,睫毛刺向角膜致使角膜溃疡、角膜混浊。

  5、实质性结膜干燥症由于结膜广泛结瘢,使杯状细胞和副泪腺分泌功能受到破坏,同时泪腺的排泄管因结膜瘢痕而闭塞,结膜囊内无粘液、泪液,使结膜和角膜不能湿润而发生干燥和混浊,导致角膜和结膜上皮发生角化。

  6、慢性泪囊炎病变累及泪道粘膜,使鼻泪管狭窄或堵塞所致。

  治疗

  自磺胺及抗生素应用后,沙眼治疗上有了显著进行。实验研究证明,利福平、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磺胺及氯霉素等对沙眼衣原体有抑制作用。

  一、局部用药0.1%利福平或0.5%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药水每日滴眼3~6次,效果较好。但此类药物水溶后,数周即逐渐失效,需重新配制。若制成眼药膏或混悬液可保存较久。10%~30%磺胺醋酰钠和0.25%~0.5%氯霉素眼药水易于保存,效果亦佳。前述各药一般需持续用药1~3个月。亦可行间歇疗法即用药3~5日后,停药2~4周,再行用药,效果亦佳,易于坚持,对于大部分结瘢而仍有残余乳头增生“小岛”者,可以硫酸铜笔腐蚀,促进结瘢。

  二、全身治疗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除局部滴用药物外,成人可口服磺胺制剂等。连续服用7~10天为一疗程,停药1周,可再服用。需2~4个疗程,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三、手术治疗乳头增生严重的,可行药物摩擦,以棉签或海螵蛸棒蘸蛸棒蘸磺胺或四环素,摩擦睑结膜及穹隆结膜。滤泡多者行压榨术,局麻下以轮状镊子挤破滤泡,排出其内容,同时合并药物治疗,促进痊愈。对消眼的后遗症如少数倒睫可行电解术,睑内翻倒睫者,需作手术矫正。

  预防

  沙眼衣原体常附在病人眼的分泌物中,任何与此分泌物接触的情况,均可造成沙眼传播感染的机会。

  因此,应加强宣传教育,把防治眼病的知识传给群众,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不用手揉眼,毛巾、手帕要勤洗、晒干;托儿所、学校、工厂等集体单位应分盆分巾或流水洗脸,对沙眼病人应积极治疗,加强理发室、浴室、旅馆等服务行业的卫生管理,严格毛巾、脸盆等消毒制度,并注意水源清洁。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