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楔状缺损(tetracycline stainedteeth)是牙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形状为楔形。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生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是刷牙方式不对,尤其是横刷法刷牙。牙颈部釉牙骨质界处的结构比较薄弱,易被磨去而发生缺损。龈沟内的酸性渗出物的作用也与缺损有关。颊侧牙颈部是饸力应力集中区,长期的咀嚼压力使牙体组织疲劳,在应力区出现破坏。
临床表现
1、典型的楔状缺损由两个平面相交而成,有的由三个平面组成。缺损边缘整齐,表面坚硬光滑,有时可有不同程度的着色。
2、缺损分为浅、中、深,可无症状,也可发生牙本质古过敏症。深者可穿通牙髓,引起牙髓或尖周病变,甚至发生牙横折。
3、生在前牙唇侧、后牙颊侧牙颈部实质性缺损,形态呈楔状。好发牙位是牙弓突出部位牙齿,常见于前磨牙,尤其是第1前磨牙。
4、多见于成年人,青少年少见。年龄越大,楔形缺损越严重。
治疗
1、改正刷牙方法。极浅者可不治疗,牙本质敏感者脱敏处理。
2、缺损较深者可用玻璃离子粘固剂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洞深者或有敏感症状者,充填前应先垫底。
3、有牙髓感染或有根尖周病时,可做根管治疗术。导致牙横折,牙根有保留价值时,行根管治疗术后,予以桩冠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