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妇产科学 > 正文

急性盆腔炎(acute pelvitis)(2)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诊断鉴别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可作出初步诊断。由于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变异较大,临床诊断准确性不高(与腹腔镜相比,阳性预测值为65%~90%),尚需作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宫颈管分泌物及后穹隆穿刺物检查。理想的诊断标准既要敏感性高,可发现轻微病例,又要特异性强,避免非炎症患者应用抗生素。PID的诊断标准见表28—1.基本标准为诊断PID所必需;附加标准可增加诊断的特异性,值得注意的是多数盆腔炎患者有宫颈粘液脓l生分泌物或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涂片中见到白细胞;特异标准基本可诊断PID.腹腔镜诊断PID标准:①输卯管表面明显充血;②输卵管壁水肿;③输卵管伞端或浆膜面有脓性渗出物。腹腔镜诊断准确,并能直接采取感染部位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但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表28—1

    PID的诊断标准(2002年美国CDC诊断标准)

  基本标准(minimulm criteria)

  宫体压痛、附件区压痛

    宫颈触痛

    附加标准(Additional criteria)

  体温超过38.3℃(口表)

  宫颈或阴道异常粘液脓性分泌物

    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涂片见到白细胞

    实验室证实的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

    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C反应蛋白升高

    特异标准(specific criteria)

  子宫内膜活检证实子宫内膜炎

    阴道超声或磁共振检查显示充满液体的增粗输卵管,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

    输卵管卵巢肿块腹腔镜检查发现输卵管炎

        在作出急性盆腔炎的诊断后,需进一步明确病原体。宫颈管分泌物及后穹隆穿刺液的涂片、培养及免疫荧光检测虽不如通过剖腹探查或腹腔镜直接采取感染部位的分泌物做培养及药敏准确,但临床较实用,对明确病原体有帮助。涂片可作革兰染色,若找到淋病奈瑟菌可确诊,除查找淋病奈瑟菌外,可以根据细菌形态为选用抗生素及时提供线索;培养阳性率高,可明确病原体;免疫荧光主要用于衣原体检查。除病原体的检查外,还可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特点初步判断病原体。

  急性盆腔炎应与急性阑尾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等急腹症相鉴别。

  治疗

    急性盆腔炎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抗生素治疗可清除病原体,改善症状及体征,减少后遗病变。经恰当的抗生素积极治疗,绝大多数急性盆腔炎能彻底治愈,即使输卵管卵巢脓肿形成,若治疗及时,用药得当,75%的脓肿能得到控制。

  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较为合理,但通常需在获得实验室结果前即给予抗生素治疗,因此,初始治疗往往根据经验选择抗生素。由于急性盆腔炎的病原体多为需氧菌、厌氧菌及衣原体的混合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又有革兰阴性及革兰阳性之分,故抗生素多采用联合用药。

  1.门诊治疗若患者一般状况好,症状轻,能耐受口服抗生素,并有随访条件,可在门诊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

  常用方案:①氧氟沙星400mg,口服,每日2次,或左氧氟沙星500mg,口服,每日1次,同时加服甲硝唑400mg,每日2~3次,连用14日。②头孢西丁钠2g,单次肌注,同时口服丙磺舒1g,然后改为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连用14日;或选用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饱曲松钠与多西环素、甲硝唑合用。

  2.住院治疗若患者一般情况差,病情严重,伴有发热、恶心、呕吐;或有盆腔腹膜炎;或输卵管卵巢脓肿;或门诊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口服抗生素;或诊断不清,均应住院给予以抗生素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1)支持疗法:卧床休息,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而使炎症局限。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补充液体,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必要时少量输血。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引起炎症扩散,若有腹胀应行胃肠减压。

  (2)抗生素药物治疗: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收效快,常用的配伍方案如下:

  1)青霉素或红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及甲硝唑联合方案:青霉素每日320万~960万U静滴,分3~4次加入少量液体中作间歇快速滴注;红霉素每日1~2g,分3~4次静滴。庆大霉素80mg,每日2~3次,静滴或肌注;阿米卡星每日200~400mg,分2次肌注,疗程一般不超过10日。甲硝唑500mg,静滴,每8小时1次,病情好转后改口服,每次400mg,每8小时1次。若患者为内源性细菌感染,且平素很少应用抗生素可考虑选用此方案。

  2)克林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方案:克林霉素600~900mg,每8~12小时1次,静滴;庆大霉素先给予负荷量(2mg/kg),然后予维持量(1.5mg/kg),每8小时1次,静滴或肌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后继续静脉应用24~48小时,克林霉素改为口服,每次30()mg,1日3~4次,连用14日。此方案对以厌氧菌为主的感染疗效较好,常用于治疗输卵管卵巢脓肿。

  3)第二代头孢菌素或相当于第二代头孢菌素的药物及第三代头孢菌素或相当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药物:如头孢西丁钠1~2g,静注,每6小时1次。头孢替坦二钠1~2g,静注,每12小时1次。其他可选用头孢呋辛钠、头孢唑肟、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

  第二代头孢菌素及第三代头孢菌多用于革兰阴性杆菌及淋病奈瑟菌感染的治疗。若考虑有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应加服多西环素10(3mg,每12小时1次,连续用药lO~14日。对不能耐受多西环素者,可用阿奇霉素替代,每次500mg,每日1次,连用3日。

  4)喹诺酮类药物与甲硝唑联合方案:环丙沙星200mg,静滴,每12小时1次;或氧氟沙星400mg,静滴,每12小时1次;或左氧氟沙星500mg,静滴,每日1次。甲硝唑500mg,静滴,每8小时1次。

  5)青霉素类与四环素类药物联合方案:氨苄西林/舒巴坦3g,静注,每6小时1次,加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连服14日。对放置宫内节育器者,抗生素治疗后应将其取出。

  (3)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抗生素控制不满意的TOA或盆腔脓肿。手术指征有:

  1)药物治疗无效:TOA或盆腔脓肿经药物治疗48~72小时,体温持续不降,患者中毒症状加重或包块增大者,应及时手术,以免发生脓肿破裂。

  2)脓肿持续存在:经药物治疗病情有好转,继续控制炎症数日(2~3周),包块仍未消失但已局限化,应手术切除,以免日后再次急性发作,或形成慢性盆腔炎。据国外报道,25%~30%TOA因脓肿持续存在而行手术治疗。

  3)脓肿破裂:突然腹痛加剧,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腹胀,检查腹部拒按或有中毒性休克表现,应怀疑脓肿破裂。若脓肿破裂未及时诊治,死亡率高。因此,一旦怀疑脓肿破裂,需立即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行剖腹探查。

  手术可根据情况选择经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手术范围应根据病变范围、患者年龄、一般状态等全面考虑。原则以切除病灶为主。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以采用保守性手术为主;年龄大、双侧附件受累或附件脓肿屡次发作者,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对极度衰弱危重患者的手术范围须按具体情况决定。若盆腔脓肿位置低、突向阴道后穹隆时,可经阴道切开排脓,同时注入抗生素。

  (4)中药治疗:主要为活血化淤、清热解毒药物,例如:银翘解毒汤、安宫牛黄丸或紫血丹等。

  预防

    ①作好经期、孕期及产褥期的卫生宣传。

  ②严格掌握产科、妇科手术指征,作好术前准备;术时注意无菌操作;术后作好护理,预防感染。

  ③治疗急性盆腔炎时,应作到及时治疗、彻底治愈,防止转为慢性盆腔炎。

  ④注意性生活卫生,减少性传播疾病,经期禁止性交。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