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chronic obstructive parotitis)又称腮腺管炎。与复发性腮腺炎一起,统称为慢性化脓性腮腺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多数患者由于局部原因引起。如智牙萌出时,导管口粘膜被咬伤,瘢痕愈合后引起导管口狭窄。少数由导管结石或异物引起。由于导管狭窄或异物阻塞,使阻塞部位远端导管扩张,唾液淤滞。腮腺导管系统较长、较窄,唾液易于淤滞,也是造成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

  一、症状多见于中年。病员常不明确起病时间,多因反复发作腮腺肿胀而就诊。常为双侧位。肿胀发作有时和进食有关,并伴有轻微疼痛,这是因为进食时唾液分泌增加且粘稠,排出受阻所致。不少病例的腮腺肿胀和进食并无明确关系,晨起感腮腺腺体部胀感,自己稍加按摩后即有“咸味”液体自导管溢出,局部随之松快。

  二、体征临床检查腮腺轻微肿胀或不明显,伴发急性感染时皮色稍红,一般均属正常。导管口可有轻微发红,压迫腺体可从管口流出混浊的“雪花样(snowflake-like)”唾液,或为粘稠蛋清样唾液,甚至为粘液栓子而非唾液。病程较久者扪诊腺体硬韧感,腮腺导管呈粗硬索条状。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腮腺造影表现为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系统部分狭窄,部分扩张似腊肠样改变;腺体部分呈斑点状末梢导管扩张。

  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腮腺造影。腮腺造影表现为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系统部分狭窄,部分扩张似腊肠样改变;腺体部分呈斑点状末梢导管扩张。

  鉴别诊断

  一、成人复发性腮腺炎有幼儿发病史,造影片上两者明显不同。成人复发性腮腺炎除非有逆行性感染而使主导管略扩张不规整外,叶间、小叶间导管均无变化,只是末梢导管呈散在点、球状扩张。而阻塞性腮腺炎以导管系统,即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扩张不规整为特征。

  二、舍格伦综合征继发感染舍格伦综合征如继发感染也可有反复肿胀流脓史,其不同点在于舍格伦综合征多见于中年女性,常有口干、眼干、结缔组织疾病。腮腺造影显示主导管扩张不整,边缘毛糙,呈葱皮样或花边样改变。

  治疗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多是由局部原因引起,故以去除病因为主。有涎石者,先去除涎石。导管口狭窄,可以用钝头探针扩张导管口。也可向管内注入药物,如碘化油、抗生素等,具有一定的抑菌和抗菌作用。其他保守方法包括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温热盐水漱口,有抑菌作用,减少腺体逆行性感染;自后向前按摩腮腺,促进分泌物排出。近年来,一些学者采用唾液腺镜冲洗导管并注入药物,效果良好。经上述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切除术。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