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慢性泪囊炎(chronic dacryocystitis)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慢性泪囊炎(chronic dacryocystitis)是由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泪液滞留于泪囊,伴发细菌感染导致的泪囊慢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多见于老年女性,特别是绝经期妇女,常单眼发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其他还有结核、梅毒、沙眼、放线菌、弧状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梭状杆菌及奋森螺旋体等,一般不发生混合感染,泪点反流的分泌物作涂片染色可鉴定病原微生物。与本病发病有关的因素有沙眼、鼻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全身性肉瘤样病等。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泪溢。检查可见结膜充血,下睑皮肤出现湿疹,用手指挤压泪囊区,有粘液和粘液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流出。泪道冲洗时,冲洗液自上、下泪点反流,同时有粘液脓性分泌物。由于分泌物大量储留,泪囊扩张,可形成泪囊粘液囊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结膜囊长期处于带菌状态,也很少并发感染性结膜炎。但是,如果发生眼外伤或施行眼内手术,极易引起化脓性感染,导致细菌性角膜溃疡或化脓性眼内炎。因此,应高度重视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构成的潜在威胁,尤其在内眼手术前,必须首先治疗泪囊感染。

  诊断

  1、溢泪,内眦部皮肤有湿疹。

  2、指压泪囊部或冲洗泪道时,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无冲洗液流入鼻腔或咽部。

  3、分泌物大量积聚时,能使泪囊扩张,局部隆起。

  鉴别诊断

  1、皮脂腺囊肿位置表浅,一般无瘘管。

  2、寒性脓肿:结合x线照片及详细病史,即可确诊。

  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仅能暂时缓解症状。各种抗生素眼药水频滴患眼,但首先应将泪囊脓液挤压干净。

  2、泪道冲洗:

  用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激素或酶抑剂(如α—糜蛋白酶)冲洗。

  3、探通与扩张:

  用探针探通阻塞部位,置管或注入眼膏或高黏弹剂,重复2-3次不成功则应放弃。注意探通前泪囊应处于无活动性炎症状态。经过一个时期冲洗,待分泌物消失时方可采用,但禁用暴力,以防形成假道,使感染扩散,导致加重其阻塞程度。

  4、手术疗法:

  以泪囊鼻腔吻合为主,亦可作泪囊摘除。应根据情况选择其适应症。如萎缩性鼻炎、狼疮、结核、梅毒患者,泪囊周围组织炎症或筛窦化脓性炎症,恶性肿瘤,角膜炎症,内眼炎,眼外伤等应首先考虑泪囊摘除以达安全。下泪小管阻塞行鼻泪管吻合术效果差。如单纯的粘液囊肿者,应以鼻泪管吻合术为原则。另外还有穿线术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