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临床操作指导 > 正文

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查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适应症

  甲状腺、乳腺、肝、胆囊、胆道、胰、肾、腹膜后的占位性病变,贲门、胃肠、胸壁、肺的外周型占位性病变,需细胞学检查以确定肿块、占位性病变的病理性质。

  禁忌症

  有出血倾向、肝及腹腔内包囊虫病、肝海绵状血管瘤、动脉瘤、嗜铬细胞瘤、胰腺炎发作期、大量腹水等禁忌穿刺。

  用品及准备

  探头频率3.0MHz、3.5MHz,表浅肿块的穿刺也可用5MHz,用电子线阵仪的穿刺探头或扇型探头、凸阵探头。加穿刺架。

  1.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查出血、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穿刺前禁食8-12h,必要时灌肠排便,服用适量镇静剂。术后患者平卧3h,注意观察脉搏、血压、腹部情况(有无腹痛等表现),肾穿刺后注意有无血尿。

  2.器械准备穿刺探头、穿刺架消毒可用福马林液或用环氧乙烷气体熏蒸24h.探头忌用高压消毒。穿刺针一般采用22号-23号带芯细针,引导针可用19号、18号针,消毒方法与一般注射针头相同。

  方法及内容

  (1)患者仰卧位,必要时侧卧位,肾穿刺用俯卧位。先用普通探头进行超声检查,再次确认病变位置,选定穿刺部位。

  (2)穿刺区(手术野)按外科手术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换用无菌的穿刺探头或加装穿刺架的探头。再一次确定穿刺部位、穿刺目标,并用超声仪的电子卡尺测量皮肤表面至穿刺点的距离。局麻后,固定探头位置及角度,把引导针从穿刺探头的穿刺孔穿过并穿刺入腹腔,拔出针芯后,穿刺针从引导针内刺入,并在荧光屏上监视穿刺针前进的方向及深度,穿刺达到预定点后,拔出穿刺针的针芯接上10ml注射器的针筒,在保持负压状态下,针尖在病灶内作小幅度的前后移动3-4次,然后放掉负压拔针,迅速把抽吸物推置于玻片上,并立即用1:1乙醇乙醚或95%乙醇固定。

  注意事项

  穿刺注意事项

  ①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则。

  ②穿刺点要选择最短途径。

  ③肝脏、胆囊穿刺时,针可通过正常肝脏组织。胰腺及腹腔肿块穿刺时,应避开肝脏、胆囊及周围大血管。

  ④穿刺时嘱患者屏气。

  ⑤针尖在荧光屏显示不清时,注意进针时的手感,针进肿物后有阻力和韧性感,也可测量针体留在腹壁外部分的长度判断进针深度。

  ⑥对实质性肿块或病灶可选择不同部位穿刺数次,以获得全面的了解,囊性肿块只需穿刺1次。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