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耳廓软骨膜炎(auricular perichondritis)可分为浆液性和化脓性两种。病变是在软骨和软骨膜间有血清渗出(浆液性)或脓液形成(化脓性)。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suppurative perichondritis of auricle)常因软骨坏死或瘢痕挛缩导致耳廓畸形,应认真对待,及早诊治。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又称为耳廓假囊肿(pseudocyst of auricle),是软骨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病因不明,可能与反复轻微外伤如压迫、触摸等机械刺激有关。
二、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1、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铜绿假单孢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
2、耳廓外伤、烧伤、冻伤、耳廓血肿多次穿刺等继发感染。
3、手术或针刺治疗等误伤耳廓软骨,尤其是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时继发铜绿假单孢菌感染。
4、耳廓、外耳道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继发细菌感染。
临床表现
浆液性者常仅有耳廓局限肿起,有弹性感,不红,无明显疼痛,有的局部有发胀、灼热和发痒感,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浆液性液体,培养无细菌生长。化脓性者耳廓剧痛,检查可见耳廓红肿、明显压痛,有波动感,有的破溃出脓。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1、有耳廓损伤、手术及局部感染史。
2、耳廓在炎症初期红肿、增厚、灼热、疼痛剧烈;中期耳廓化脓并脓肿,自行穿破后,耳痛稍有缓解;后期软骨广泛坏死、失去支架、瘢痕挛缩,正常标志消失、耳廓畸形。
3、脓液培养有铜绿假单孢菌或变形杆菌等。
治疗
一、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
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液,抽液后注入硬化剂等,为防积液复发,局部应加压包扎;亦有抽液后用液氮作冷冻治疗,大多冷冻1-2次即可痊愈。可配合磁疗,超短波透热理疗。
二、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1、早期脓肿未形成时,全身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如哌拉西林、头孢拉啶、头孢他啶等,控制感染。早期可理疗,促进炎症消退。
2、脓肿形成后应切开引流,在全身麻醉下,沿耳轮内侧的舟状窝作半圆形切开,充分暴露脓腔,彻底清除脓液、肉芽组织和坏死软骨。如能保存耳轮部位的软骨,可避免耳廓畸形。术中用敏感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头孢类彻底冲洗术腔。术毕将皮肤贴回创面,放置橡皮片引流,不予缝合,防止术后出血形成血肿或日后机化收缩。然后用纱布适当加压包扎,隔日或每日换药。如无继续流脓,拔去引流。后遗严重畸形有碍外貌时,可作整形修复术。
预防
耳廓外伤时,应及时处理,彻底清创,防止感染。在耳廓处进行如耳针治疗、耳部手术等操作时,应严格消毒、避免损伤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