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丝状角膜炎(filamentary keratitis)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丝状角膜炎(filamentary keratiti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表面出现由变性的上皮及粘液组成的丝状物,一端附着在角膜表面,另一端游离的状态。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

  2、基底膜与前弹性膜接合异常;

  3、类粘液形成过多。多见于干眼病和病毒感染(腺病毒、HSV等),也可见于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瘢痕性角角膜炎(沙眼、天疱疮等)。此外角膜擦伤、戴角膜接触镜、内眼手术后包括也可引起该病变。

  临床表现

  患者有畏光流泪、异物感等。角膜上可见色泽较暗、卷曲的丝状物,一端附着于角膜上皮层,另一端游离,可被推动。细丝长短不一,能被孟加拉红染色。丝状物可在不同位置反复出现,一旦丝状物脱落,断端附着处的角膜上皮缺损,可被荧光素染色。

  诊断和鉴别诊断

  1、有长期蒙眼病史,或患有角膜干燥症、绝对期青光眼等。

  2、轻者仅有眼部异物感,重者角膜刺激症状明显。

  3、角膜表面上皮呈卷丝状,可细如针尖,或粗如芝麻,一端附着于上皮,另端游离,多见于上方角膜缘附近

  治疗

  查找致病原因,对症治疗。局部滴用角膜滑润剂、粘液溶解剂(乙酰半胱氨酸)及5%生理盐水即可。无效时间可在裂隙灯下,表面麻醉后用棉签蘸生理盐水除去丝状物。也可蘸乙醚、1%~2%硝酸银或10%硫酸锌等擦拭丝条,然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加眼罩覆盖患眼一日。角膜上皮剥脱后,可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以减轻症状,同时点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