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鼻窦气压伤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鼻窦气压伤也称气压创伤性鼻窦炎(barotraumatic sinusitis),是指鼻窦内气压不能随着外界气压的剧变而改变时,窦内粘膜遭受损害所致。多见于飞行或潜水时,好发于额窦和上颌窦。

  病因和发病机制

  正常人鼻窦开口经常保持通畅,当飞机上升,外界气压低于窦内气压时,窦内空气经窦口外逸;飞机下降时,外界气压高于窦内气压,外界空气通过窦口进入窦内,故窦内外气压可迅速平衡。若窦口受某些病变影响,如急、慢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通气即受到障碍。当飞机上升时,窦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空气可勉强逸出。当飞机急速下降,窦口附近病变组织受外界限气压压迫堵塞窦口,空气不能进入窦内,窦内外压力失去平衡,窦内变成相对负压。飞机下降愈快,窦内外压力相差愈大,窦内负压可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若鼻内原有炎症存在,可诱发鼻窦炎症状。

  病理改变

  本病多发于额窦,因鼻额管细长,易受阻塞。次为上颌窦,筛窦及蝶窦少见。轻者,窦腔内粘膜受气压影响而血管扩张,血清漏出,间质内浆液聚集,粘膜呈弥漫性水肿。重者,可发生粘膜下出血及粘膜剥离。因窦内负压牵拉粘膜的感觉神经,致患者疼痛难忍。鼻腔内细菌如进入窦内,则有急慢性鼻窦炎的病变。

  临床表现

  症状发生在飞机下降过程中或下降后发生。主要为额部疼痛或面颊及磨牙麻木,可伴有上牙根疼痛、眼痛、流泪、视物模糊,出现面色苍白、出汗或一过性意识模糊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间或有鼻衄,偶有发生休克者。鼻内分泌物呈粘液性,常带血丝。鼻腔检查常为原有病变所掩盖,或未发现异常,中鼻道内可见血性分泌物。轻者数小时或数日可逐渐恢复,重者常迁延数周方可治愈。合并化脓性感染者症状加重,时间亦久,并伴发热。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诊断多无困难,X线摄片有助于诊断。X线照片窦内粘膜增厚,窦腔混浊,常有液平面,有粘膜下血肿时则可见半圆形阴影。

  治疗

  1、对飞行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注意耳鼻咽喉的情况。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不宜飞行,鼻腔有诸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肥厚性鼻炎等疾病者应予以矫正和治疗,治愈后才宜从事飞行。

  2、使鼻窦恢复通气功能,可用血管收缩剂滴鼻。休息、局部热敷或超短波透热理疗,内服镇痛剂,病变轻者能迅速痊愈。有感染者,可给予磺胺类药或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3、在飞机下降时发生症状者如不能使飞机上升以求窦内外气压平衡,则可有1%麻黄素或肾上腺素滴鼻,清理鼻腔分泌物,保持窦口开放,然后飞机再缓缓下降。如在飞行后发生严重症状者,可置病人于低压舱内,逐渐调整气压,保持窦内与外界气压之平衡,防止发展为重症。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