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是涎腺中最大腺体。位于外耳道前方颈筋膜内,腺管横过咬肌开口于上颌第二磨芽颊侧粘膜,主导管位于外耳道至鼻翼和口角连线的中1/3处。腮腺疾病的X线检查以腮腺造影为主;CT和MRI能直接显示腮腺结构及病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X线诊断
腮腺软组织摄影采用后前位。侧位或口内片,主要用于观察涎石。腮腺造影是经导管开口注入40%碘化油或60%泛影葡胺1~1.5ml后,摄后前和侧位造影片。功能片是将蘸有2.5%棕檬酸的棉签含于舌背1分钟,以刺激腮腺分泌排空造影剂,再用清水漱口后摄片。正常时腮腺内造影剂应大部分排空。
(一)涎石:软组织摄影可显示涎石的部位、大小和数目。涎石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均匀或分层,沿主导管方向排列。少数非钙化的阴性涎石则需作腮腺造影诊断。
(二)腮腺炎:常见为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偶可为结核性。造影上可有三型表现:①主导管及叶导管扩张,边缘不整呈腊肠状;②腺体内小导管扩张,呈多数小囊影,弥漫分布;③整个导管系均有扩张,腺体破坏萎缩,代表腮腺炎的晚期。
(三)肿瘤:良性肿瘤有混合瘤、腺瘤、腺淋巴瘤、血管瘤、淋巴瘤和脂肪瘤等,恶性肿瘤有恶性混合瘤、粘液皮样癌、腺癌和转移瘤等。腮腺造影良性肿瘤显示导管阻塞扩张和受压移位,充盈缺损的边缘整齐,清楚。恶性肿瘤可见导管侵蚀破坏,边缘不整齐,出现杯口压缩或突然截断;造影剂外溢显示腺体内不规则充盈区;充盈缺损不规则,其边缘模糊,下颌骨侵蚀破坏。
(四)米枯力兹(Mikulcz)病: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中年妇女。双侧腮腺和泪腺弥漫性肿大或呈结节状肿块,临床上有口干、眼干症状,如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称为舍格林(Sjōgren)综合征。造影表现为未梢导管扩张,或伴有主导管扩张及充盈缺损,腺体萎缩,腺泡无造影剂充盈。如表现为肿块病变,则不易与腮腺的良恶性肿瘤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