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眼内异物(intraocular foreign bodies)(2)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眼内异物的诊断眼内异物的诊断根据有以下几种:

  1、病史:有外伤史,特别是以锤敲击和爆炸致伤者眼内异物的可能性最大。此外,机床上的飞屑和射击的各种弹丸也是常见的致伤物。树枝、竹签、细木棍或细金属丝等的刺伤,也可能其尖端折断而留在眼球球内。

  2、眼球穿通伤:异物进入眼球必然先造成眼球穿通作。所致,眼球穿通伤是眼内异物诊断的重要依据和必有的表现。

  3、异物或其通道的表现⑴前房异物:前房异物多位于虹膜的表面或角膜的后层。少数异物位于虹膜的层间,不易发现。

  ⑵晶体异物:晶体及其囊上的异物易于发现。如晶体已有轻度浑浊或异物为透明的,因而不易判断时,可用检眼镜检法(彻照法)检查。由异物的遮光而显示暗影。当晶体混浊较重时,需用特殊诊断方法包括X线、超声、CT或磁共振等加以诊断。

  ⑶睫状体异物:除了拉于睫状体平坦部的后部异物可用间接检眼镜加巩膜压迫法可能看出者外,其余则需用特殊诊断方法进行诊断。

  ⑷前部玻璃体的异物:用良好的焦点照明或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易于发现。接近眼球壁者须用间接检眼镜或三面镜检查。但如有玻璃体出血、混浊或外伤性白内障、角膜混浊、虹膜粘连、瞳孔不能散大等而异物不能直接看到时,则需用上述的特殊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⑸眼球后部的异物:如屈光介质尚透明,往往可在后部玻璃体、视网膜或视乳头上发现异物或包括异物的机化团。约仅20%~25%的眼球后段异物可用上述方法直接看到,其余大部分则需依靠各种特殊诊断方法可确定诊断。即或是已经直接看到异物(或包括异物机化团),也往往需要以X线、超声、电磁定位器或磁性试验等进一步加以证实。

  ⑹异物通道的发现:如不能直接看到异物,则可试行寻找异物进入眼球内的通道,再结合病史加以判断。例如:

  ①角膜上有新鲜的伤口或已愈合的穿通性伤口(全层瘢痕),而虹膜、晶体均无外伤表现,病史上系碎屑致伤,则异物可能位于前房或前房角。

  ②角膜有上述的伤口或已愈合的伤口,相应的虹膜上又有一穿孔,但晶体并无损伤,则异的可能位于后房。

  ③角膜有损伤,且晶体相应部位有局限性或大范围的混浊,则异物很可能在晶体内或穿过晶体而达到以后的部位。瞳孔区的异物伤,可不经虹膜而仅经角膜和晶体。

  ④玻璃体通道:角膜、虹膜、晶体有上述相应部位的损伤,而晶体大部分尚透明者,或眼球壁之入口在巩膜者,可仔细寻找玻璃体通道,后者为一斜行条索,带有散在的色素。

  ⑺视网膜损伤的发现:如发现有典型的视网膜损伤,则高度怀疑异物的存在。发现异物通道或视网膜损伤后,还要结合外伤史加以判断。如系碎屑致伤,则异物存留的可能性较大,但仍需借助上述的特殊检查方法加以证实。

  二、眼内异物的特殊诊断方法:

  眼内异物的特殊诊断方法有以下7种:

  1、磁性试验法:以电磁铁在眼球前方及其周围进行试吸。根据患眼有无疼痛感觉及眼球的被试吸部位有无跳动而判断眼球内有无磁性异物。

  2、电感应试验法:又称电磁定位法,所用仪器与扫雷器的原理相同,是一种微型的金属探测器。在其探头前端所形成的磁场中如有金属物体即发生感应。经过放大而以指针摆动和音响表示之。此法呈适用于金属异物,特别是磁性异物。

  3、X线检查法;通常系用x线摄片法之诊断眼内异物。一般摄头颅和眼球的侧位片及后前位片。从平片上可以确定有无异物及其大小、形状和大致的位置。如进行定位摄片,则可判断异物的准确位置。此法适用于金属异物、较大的石片和玻璃。

  4、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法(CT):可能更清楚地判断异物及其位置。适用于金属和大多数非金属异物。

  5、磁共振成像法(MRI):较CT更清楚,但不适于磁性异物。除非异物很小。

  6、超声探查法:超声检查的A型扫描和B型扫描都可以诊断异物。由于使用方便,适应范围较广,故其应用已日渐普遍。超声检查不仅能显示各种金属异物,而且对x线无法显示的非金属异物也大多能清楚显示。

  7、化学分析法:利用铜异物使眼组织和房水中铜含量增加的特点来判断异物的性质。

  并发症

  1、眼球铁锈症(siderous bulbi):

  铁异物存留数日至数月可发生铁锈沉着,首先出现在异物的周围,以后则扩散和传播到眼球内各组织,呈现棕黄色的细微颗粒样的沉着,角膜多在基质层,以周边产部较多。虹膜呈棕色,时久有虹膜萎缩、后粘连、瞳孔中等度散大、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晶体先在前囊下出现棕色颗粒或形成圆形、椭圆形斑点,以后皮质混浊,呈弥漫的棕黄色。玻璃体液化混浊呈棕褐色。视网膜易受其侵犯而发生变性萎缩,表现为视力减退和视野缩小。

  2、眼铜锈症(ocular chalcosis):

  铜异常进入眼内数小时,即可在房水中查到铜含量的增加。但临床上出现铜锈症的表现则常在伤后数月或更久。异物的含铜量愈高铜锈症愈重。含铜85%以上者,其损害严重。纯铜可引起急性无菌性化脓。异物被机化组织包裹时,铜锈症则相对较轻。虹膜表现的细小铜异物常不发生铜锈症。角膜的铜锈症以周边部的后弹力层最为明显,临床上常呈现Keyser-Fleischer环的典型表现。虹膜亦呈现黄绿色,瞳孔中等度扩大,反应迟钝。晶体亦可在囊下皮质及后囊表面呈现黄绿色细点状沉着物。晶体典型的改变是葵花状白内障。即前囊下的皮质中部有一灰黄色的圆盘状混浊,周围伸出许多放射形的共瓣状浑浊。日久可发展为全白内障。玻璃体内有一个金黄色明亮的反光团,酷似铜异物本身的反光,但随光线照射的方向改变而迅速移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时,呈现众多细微的深黄绿色颗粒,随眼球的运动而飘动。视网膜上可见血管的两侧出现金黄色的以光,各处的黄绿色颗粒可逐渐消失,黄斑部的病灶成为灰白色的萎缩区,晶体成为乳白色学潮。有的铜异物(含铜量极高者),可以逐渐前移并形成无菌性化脓,最后在眼球前部自行穿破巩膜而排出眼球外,也有前称至房角者。

  3、虹膜睫状体炎:

  长期反应发生的不明原因的单眼虹膜睫状体炎或全葡萄膜炎,应详细询问外伤史,并进行其他检查以证实或排除眼内异物的存在。

  4、白内障:

  青壮年不明原因的白内障,有时可为晶体内异物或穿过晶体的异物所致。

  5、其他并发症:

  不明原因的玻璃体浑浊伴有机化膜或条索,单眼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单眼原因不明的继发性青光眼等,也应考虑眼内异物存留的可能性,而进行相应的检查。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