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诊断学 > 正文

Ⅲ型前胶原与Ⅳ型胶原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正常肝脏胶原含量相对较少,湿重大约为5.5mg/g,主要是Ⅰ和Ⅲ型,占胶原总的72%,Ⅳ型胶原大约9%。IV型胶原存在于肝门静脉血管区,中央静脉周围,沿着窦状隙分布。Ⅳ型胶原分布主要在肝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胆管的基底膜。

  肝细胞及间质细胞产生的Ⅲ型前胶原经肽酶切下两端的非螺旋球形伸展部即为前胶原肽而游离人血,测定血中Ⅲ型前胶原肽能反映肝细胞胶原合成量。Ⅳ型胶原是肝基底膜的主要成分,它有两个末端,7s胶原组分为Ⅳ型胶原氨基末端的四聚体,NC1为Ⅳ型胶原羧基末端的二聚体,均参与寡聚体的形成,在肝脏受损后Ⅳ型胶原合成增多,慢性活动性肝炎多伴有进行性肝纤维化。

  临床意义:Ⅳ型胶原与肝纤维化及肝脏炎症坏死有关,是纤维形成的活动指标。晚期肝硬化患者相对早期肝硬化患者血中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反而低,提示肝硬化晚期Ⅲ型胶原合成率降低,因此,对肝脏损害的患者血中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浓度的动态观察更具有临床意义。

  Ⅳ型胶原是目前临床主要用于观察肝硬化的指标,血清Ⅳ型胶原浓度基本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急性肝炎时,虽然大量肝细胞损害,但无明显结缔组织增生,故血清

  Ⅳ型胶原浓度无显著增加。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浓度依次增加。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