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急性鼻炎(acute rhinitis)(2)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鉴别诊断

  1、流感 全身症状重,如高热、寒颤、头疼、全身关节及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反而不明显。

  2、变应性鼻炎 常被误诊为急性鼻炎。本病表现为发作性喷嚏和清水涕,极少有持续超过半日以上。发作过后,一切恢复正常。无发热等全身症状。鼻腔分泌物细胞学检查、皮肤试验、鼻激发试验及特异性IgE抗体测定等有助于诊断。

  3、血管运动性鼻炎 症状与变应性鼻炎相似,发作突然,消退迅速,有明显的诱因。

  4、急性传染病 一些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等早期可出现急性鼻炎症状。这类疾病除有急性鼻炎表现外,尚有其本身疾病的表现,且全身症状重,如高热、寒战、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对病程的严密观察可鉴别之。

  5、鼻白喉 儿童病人要注意鉴别本病。鼻白喉有血涕、全身症状重,常并发咽白喉。

  并发症

  1、急性鼻窦炎 鼻腔炎症经鼻窦开口向鼻窦内蔓延,引起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其中以上颌窦炎及筛窦炎多见。

  2、急性中耳炎 感染经咽鼓管向中耳扩散所致。

  3、急性咽炎、喉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 感染经鼻咽部向下扩散引起。小儿、老人及抵抗力低下者,还可并发肺炎

  4、鼻前庭炎 感染向前直接蔓延。

  5、其他 感染经鼻泪管扩散,尚可引起眼部并发症,如结膜炎、泪囊炎等

  治疗

  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

  一、全身治疗

    1、多饮水,热水泡脚,热水浴等。饮食清淡、易消化而富营养。疏通大便。症状较重者宜卧床休息。

  2、发汗,早期用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如生姜、红糖、葱白煎水热服,口服解热镇痛药等。

  3、急性鼻炎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成药 抗病毒口服液,维C银翘片。

  4、全身抗生素 合并细菌感染或可疑并发症时用。可采用口服、肌注或静脉注射等途径给药。

  二、局部治疗

    1、鼻内用减充血剂血管收缩剂如1%(小儿用0.5%)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以使粘膜消肿而减轻鼻塞,通畅引流。此类药物连续应用不超过7天,最长不超过10天。应注意用正确的滴鼻方法,现简介如下:

  1)仰卧法:仰卧,肩下垫枕;或仰卧,头尽量后仰并悬垂于床缘外,前鼻孔朝上。

  2)坐位法:坐位,背靠椅背,头尽量后仰。

  3)侧卧法:向病侧侧卧,头下垂(适用于单侧鼻窦炎或高血压病人)。体位取定后,经前鼻孔向鼻腔滴药,每侧3~5滴即可。

  2、针灸疗法鼻塞者选用迎香、印堂穴;头痛选用合谷、太阳、风池等穴。强刺激留针10~15分钟。

  3、此外,应采用正确的擤鼻法 紧压一侧鼻翼,轻轻擤出对侧鼻腔的鼻涕;或将鼻涕吸入咽部再吐出。

  预防

  1、增强机体抵抗力急性鼻炎的发病,多因机体抵抗力下降而致病毒入侵。故应经常锻炼身体,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提倡冷水洗脸、冷水浴、日光浴。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成人注射鼻病毒疫苗可能有助于防止感染。有报道儿童在流行期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有增强抵抗力和预防感染。

  2、避免传染“感冒”流行期间尽量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居室应保持通风良好。可用姜糖大枣汤(生姜9g,大枣9g,红糖72g)或贯众30g,水煎服,以达预防目的。另外,可在居室内适当洒些食醋水,亦可起到预防作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