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玻璃体雪球样混浊、雪堤样改变以及下方周边视网膜血管炎等改变,可作出诊断。但在临床上容易漏诊或误诊,应详细检查,对出现以下情况应进行三面镜、双目间接检眼镜及周边眼底检查:
1、出现飞蚊症并有加重的趋势;
2、其他原因难以解释的晶状体后囊下混浊;
3、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黄斑囊样水种。
4、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发现视网膜血管炎、黄斑囊样水肿、视乳头水肿等改变,有助于诊断。
并发症
1、黄斑病:囊样水肿最常见,还可出现黄斑前膜、黄斑裂孔等改变。
2、并发性白内障:主要表现为后囊下混浊,与炎症持续时间和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关。
3、其他:视网膜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增生性视网膜病变、视乳头水肿和视神经萎缩等也可发生。
治疗
一、定期观察对视力大于0.5、且无明显眼前段炎症者,可不给于治疗,但应定期观察。对视力下降至0.5以下,并有明显的活动性炎症者,应积极治疗。
二、治疗措施
1、有眼前段炎症者,按前葡萄膜炎治疗。单眼受累,给与糖皮质激素后Tenon囊下注射,可选用地塞米松(5mg/ml),曲安西龙(40mg/ml),醋酸泼尼松龙(40mg/ml),一般注射量为0.5ml.
2、双侧受累者,宜选用泼尼松口服,初始剂量为1-1.2mg(kg.d),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减量,用药时间一般持续半年以上。在炎症难以控制时,应选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和环孢霉素A等,由于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在使用此类药物过程中应注意全身毒副作用。
3、手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行睫状体扁平部冷凝;出现新生毛细血管,可行激光光凝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可清除炎症介质、有毒有害物质、抗原等物质,有助于控制顽固性炎症。但由于激光本身对炎症具有刺激作用,甚至术后有导致眼球萎缩的危险,因此,一般应用各种药物治疗无效时,或确需清除玻璃体混浊和玻璃体积血时,才考虑选用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