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急性泪囊炎(acute dacryocystitis)大多由慢性泪囊炎转变而来,与侵入细菌毒力强大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但也有开始即为急性原发细菌感染者。发生在新生儿较少见。
病因和发病机制
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等。大多在慢性泪囊炎基础上发展而来,受毒力较强的细菌的侵入或泪囊区受损伤或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发病。儿童患者常常为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感染。
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全身发烧、血像增高,头痛,下颌淋巴结及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等不适。
2、局部:
泪囊局部组织表现为急性蜂窝织炎、充血、肿胀、发热剧疼,重者可引起上下睑及鼻梁部肿胀,结膜充血水肿、流泪加剧,继则形成脓肿,可有波动,若穿破皮肤则形成瘘管。炎症消退后通过瘘管,脓液由筛或鼻腔排出。
诊断
1、常有慢性泪囊炎史。
2、泪囊部高度红、肿、热、痛,重者同侧面部鼻部红肿,耳前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伴体温升高、全身不适、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3、脓肿穿破皮肤,可形成泪囊瘘。
鉴别诊断
1、急性泪囊炎与睑脓肿、睑蜂窝组织炎、麦粒肿、泪囊部的血管神经水肿等相区别,泪囊冲洗可通畅无阻。且其他各种疾病又有其主要特征,故一般鉴别并不困难。
2、还须与泪囊区皮肤脓肿、前筛窦炎、上颌窦炎相鉴别。结核病史、病灶中心部位及鼻腔和鼻窦的检查有助于鉴别。
治疗
1、早期可行局部热敷,全身和局部使用足量抗生素控制炎症。
2、炎症期切忌泪道探通或泪道冲洗,以免导致感染扩散,引起眶蜂窝织炎。
3、如炎症未能控制,脓肿形成,则应切开排脓,放置橡皮引流条,待伤口愈合,炎症完全消退后,按慢性泪囊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