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Acute purulent parotitis)已往常见于腹部大型外科手术后,所以又称为手术后腮腺炎(postoperative parotitis),属于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抗生素应用的发展并注意维持正常出入量及水、电解质平衡,目前已少见。多系慢性腮腺炎基础上的急性发作或邻近组织急性炎症的扩散。多发生于成年人,无性别、年龄、地区的差异,多为一侧腮腺受累。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较少见。为化脓性致病菌所引起,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文森螺旋体。多数并发于一些患有严重疾病(如急性传染病)或大手术后的病员。此外,外伤或周围组织炎症的扩展,涎石、疤痕挛缩等影响唾液排除,亦可引起本病。
正常时,腮腺分泌大量唾液经腮腺导管排入口腔,有帮助消化及冲洗自洁作用。重病及消耗性疾病,如急性传染病后期或胸、腹部大手术后的病员,机体抵抗力下降,全身及口腔的免疫能力减弱,唾液分泌功能障碍,致病菌经腮腺导管逆行进入腺体而发生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病理改变
腮腺炎形成的脓肿为散在的多发性脓肿,纤维结缔组织将腮腺分隔为很多小叶,脓肿分散在小叶内。腮腺浅面的腮腺咬肌筋膜非常致密,脓肿未穿破以前不易扪及波动感而成硬性浸润块。穿破腮腺包膜后,脓液进入邻近组织或间隙,引起其他间隙的蜂窝织炎或脓肿。腮腺深面的包膜薄弱,脓肿穿破后可进入咽旁或咽后间隙,或沿着颈部间隙向下扩散到纵隔,向上可通过颅底扩散到颅内。通过这些途径扩散的机会很小,一旦发生,则病情严重而危险。
临床表现
1、发病急骤。多数病员有高热、体温达40℃以上、寒战、全身不适、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少数病员由于机体状况衰竭,上述全身反应可不明显。
2、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多发生于一侧。早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腮腺区轻微疼痛、肿胀、压痛。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若及时处理,可使炎症消退。
3、炎症进一步发展,患侧腮腺区红肿明显,下颌后凹消失,耳垂上翘。由于腮腺包膜致密,肿胀受到约束,内部压力增高,故疼痛剧烈,触压痛明显。有程度不等的强口受限。患侧腮腺导管开口处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排出。由于筋膜分隔,脓肿常为多个、分散的小脓灶,故早期无典型的波动感。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上升,核左移,可出现中毒颗粒。
二、从腮腺导管口取脓性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检测出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