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 ,AACG)(1)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 ,AACG)是指突然出现房角关闭,使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突然升高,导致眼部疼痛、视力骤然下降、眼充血等症状急性发作。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女性更常见,男女之比为1:2,患者常有远视,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内因:解剖及生理方面的因素。

  1、解剖结构上正常范围内的变异和遗传上的缺陷:如眼轴较短、角膜较小、远视眼、前房浅、高褶红膜末卷,使其前房浅房角窄,导致房水排出障碍。

  2、生理性改变:瞳孔阻滞,前房浅房角窄,瞳孔中度散大是其重要条件。加上年龄的增长,晶体随年龄而增长,逐步紧贴瞳孔缘,使虹膜与晶体之间形成瞳孔阻滞,致后房压力高于前房压力,加上角膜巩膜弹性减弱,对压力骤增无代偿能力,因而推周边虹膜向前,虹膜膨隆闭塞房角,致眼压增高。

  二、外因

    1、情绪激素: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大脑皮质兴奋抑制失调,间脑眼压调节中枢障碍。血管运动神经紊乱使色素膜充血、水肿,交感神经兴奋使瞳孔散大,均可使虹膜根部拥向周边,阻塞房角。

  2、点散瞳冻结,暗室试验或看电影、电视时间过长使瞳孔散大,房角受阻而导致眼内压增高。

  病理改变

  表现为眼内循环障碍和组织水肿,角膜水肿,虹膜睫状体充血、水肿乃至渗出,球结膜上血管扩张,视网膜血管扩张,充血以至出血。

  急性闭角青光眼初期,虹膜基质高度充血和水肿,虹膜根部向前移位和小梁网密切接触,使前房角更窄或完全闭塞,在这期间前房角仅仅是相互接触,尚未发生机化愈着,急性期征象过后即可解除。如治疗不当或反复发作,使虹膜根部和小梁网长期接触之后,虹膜基质和房角小梁网状结构发生纤维化和变性,产生永久性粘连,闭塞的前房将不再度开放,施氏管也因受压而变形,房角永久失去房水导流的功能。

  临床表现

  急性闭角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很复杂,由于发病急促,病情严重,房角的封闭比较明显,症状表现形式不一,病变过程长短各异,在房角关闭时,眼前有明显充血。其临床表现分六期。

  一、临床前期:

  急性闭角青光眼大都是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故一眼已有发作或有发作史,另眼虽未发作,但已具备前房浅、房角窄、虹膜膨隆的解剖条件,迟早会有发作的可能。另外,部分病人在急性发作以前,可以没有自觉症状,但具有上述眼球局部解剖特征,或同时有阳性ACG家族史,特别是在一定诱因条件下,如暗室试验后房角关闭,眼压明显升高者,也可以诊断为本病的前期。

  二、前驱期:

  系有些病人在急性发作之前,多次出现小发作,表现为在劳累、精神刺激等诱因下多发生在傍晚一过性虹视、视蒙或眼胀,可能有患侧额部疼痛或鼻根部酸胀,历时短暂,休息后自行缓解,此时检查可发现眼压升高,常在40mmHg以上,眼局部轻度充血或不充血,角膜上皮水肿呈轻度雾状,前房浅,但房水无混浊,房角大范围关闭,瞳孔稍扩大,光反射迟钝。症状缓解后,一般不留永久性组织损害。

  三、急性发作期

    1、症状:

  起病急,房角大部或全部关闭,眼压突然升高,自觉症状有剧烈眼痛,甚至有恶心、呕吐、体温增高,有明显的视力障碍;发作初期视灯光有虹膜,而后视力急剧下降,严重者仅有眼前指数,甚至仅有光感。视力下降的原因:一是由于角膜水肿,二是由于高眼压的影响下引起视神经普遍性缺血,如高眼压能及时控制,视力可以改善而且能恢复有用的视力。如果眼压持续升高而不解除,视乳头呈现缺血性萎缩,即可导致失明。恶心、呕吐、心跳缓慢及出汗:这是由于眼一迷走神经反射而引起,常误诊为胃肠道疾患影响本病的及时治疗。

  2、体征

    ①眼前部瘀血:其原因是眼压持续升高后发生静脉继发性瘀血,结膜和虹膜血管由于瘀血再扩张。

  ②角膜水肿:房水在高眼压影响下,经过受损害的内皮细胞侵入角膜实质层,因而呈现雾状混浊及内皮皱褶。发作期的多数患者角膜后有粉尘色素KP.久之,房水侵入到角膜上皮下产生大泡样角膜变性。

  ③前房浅、房水闪辉:眼前部静脉充血之后,一些蛋白质溢出到房水内,导致房水混浊,但不十分显著,晚期病人房水内有游离色素,房水呈闪辉状态。易误诊为虹膜睫状体炎。

  ④瞳孔散大,瞳孔阻滞:眼压持续性增高,使瞳孔括约肌麻痹及部分萎缩,由于房角在上、下粘连较重,所以瞳孔多呈中度散大成垂直卵圆形。当瞳孔扩大到一定程度时,虹膜更靠近晶体前囊,房水则后房进入前房受阻,出现相对性瞳孔阻滞。当房水完全不能流入前房时,则筄为绝对性瞳孔阻滞,病情较轻的病人,眼压降低后瞳孔可恢复正常,但如有虹膜周边前粘连,则瞳孔终生保持散大状态。

  ⑤虹膜肿胀,隐窝消失:虹膜瞳孔部后粘连和周边部前粘连,虹膜后粘连是由于虹膜充血,蛋白渗出,在与晶体体前囊接触面比较广泛,很容易发生粘连。严重的充笝,后房压升高,明显的纤维性渗出,虹膜水肿、角膜内皮水肿,促进周边虹膜膨隆或虹膜前粘的形成。导致前方角阻塞。如果周边虹膜未发生粘连仅有膨隆,眼压下降后,闭塞的房角可再开放,若已形成粘连,就是眼压下降,房角也不会开放。由于眼压的急骤升高,超过了虹膜小动脉的血压,使血管闭塞,发生虹膜阶段性萎缩(又称扇形萎缩),甚至坏死。亦有表现为弥漫性萎缩,以瞳孔缘处明显。

  ⑥晶体前囊下青光眼斑的形成:眼压急剧而持久地增高,造成晶体的营养障碍,使其瞳孔领内的晶体前囊下出现半透明灰白色或乳白色混浊斑点,此为青光眼斑(glaucomatic subcapsular flecks)。有青光眼斑的占发作期的1/3病人。发病早期呈片状,随着眼压下降,片状混浊可出现部分性吸收再透明。亦可呈点状、线状或半环形,病情轻者呈少数散在小点。急性发作症状缓解后,不再有此斑点形成,上述角膜后色素KP、虹膜阶段萎缩及青光眼斑称为急性闭角青光眼发作后三联征。由于此三联征在发作后长年不消失,对于回顾性诊断有特殊诊断价值。

  3、眼压及眼压描记的变化:

  急性发作期间,眼压突然升高,一般在5.32kPa(40mmHg)以上,个别可达到10.64kPa(80mmHg)以上,形成暴发型。病情较轻者,由于眼压升高使瞳孔散大,瞳孔阻滞解除,不经治疗,眼压也可下降,或经休息睡眠以后,眼压恢复正常。急性发作一两日后,房角未开放,瞳孔未恢复,眼压亦可正常甚或偏低,这种不见得是因为高眼压破坏了睫状体的分泌功能,称为“睫状体休克”。此时决不可停药,以防眼压的“反跳”。急性发作时,未发生房角闭塞之前,房角为正常窄角,小梁的功能没有损害。因素C值是正常的,一旦房角闭塞,C值可降至零。急性发作后,房角完全开放,C值又可恢复正常。

  4、眼底改变:

  急性发作时,眼底是不是易窥视的。但是在滴苷油后,检查眼底,可见视乳头充血水肿,视网膜中央静脉明显充盈,乳头周围发生小点状或火焰状出血。眼压下降后视乳头颜色显著变浅,但尚未发生青光眼杯或凹陷扩大而表现为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的征象。

  四、间歇期(缓解期):

  急性闭角青光眼经过药物治疗或及时处理后自然缓解,眼压可以下降到正常范围,局部充血消失,角膜恢复透明,视力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前房角如果没有广泛性粘连,C值可以在正常范围之内,前房角可开放,一些病例可能存在部分周边虹膜前粘连。缓解期是暂时的,如果不及时施行虹膜周边切除。可能再度出现急性发作,甚至同出现眼压增高,最后失明、间歇期可长可短,长者1~2年,短者1~2月,个别可每日发作一次。在这阶段,如能作一虹膜周边切除,可杜绝复发的可能。

  在间歇期,由于眼压正常,房角开放,C值正常,但房角流畅系数未改善,这种眼压下降一般是暂时的,眼压还要回升,再次发作,即使虹膜作过周边切除也汉有达到治疗目的。

  五、慢性进展期:

  急性闭角青光眼在急性发作期未经及时适当的治疗,症状没有完全缓解,而转入慢性进展期,其表现为眼压呈中度升高,角膜部分恢复透明,瞳孔轻度散大,房角显示程度不等的前粘连,眼底在早期无大的变化,晚期则与慢性闭角青光眼的晚期相似。表现出视乳头有青光眼杯及神野改变,病情逐渐进展。

  六、绝对期:

  急性闭角青光眼的绝对期表现为眼压高,视力完全丧失,瞳孔常在6~7mm以上,前房角呈广泛性周边虹膜前粘连,甚至完全阻塞,虹膜呈节段性萎缩弥漫性色素脱落。

  在高眼压下供应虹膜动脉可能发生局部循环障碍、缺血以至发生节段性虹膜基质萎缩,或普遍性萎缩。萎缩的虹膜表现附着尘埃状色素颗粒或色素脱落。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