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球囊血管成形术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一)适应证:理想的适应证是中等大小或大血管局限、孤立性短段狭窄。其次为多发、分散的短段狭窄和闭塞。长段狭窄或闭塞、小血管病变、溃疡性狭窄或已有钙化的狭窄或闭塞病变不适宜于PTA治疗。

  (二)操作技术:在血管造影确定病变位、程度和侧支供血情况以及狭窄上下方的血压等血液动力学改变后,将造影导管调换成球囊导管。将球囊置于狭窄区,用压力泵或手推稀释的造影剂充胀球囊。充胀的球囊作用于狭窄的血管,使之发生扩张。扩张结束后,要复查血管造影,了解血管扩张情况,同时再次测量原狭窄区上下方的血压差以确定扩张治疗的效果。为了减少并发症和预防再狭窄,从术前一天开始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术中要用肝素抗凝,术后1~6个月服用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药物。

  (三)血管扩张的机理:充胀的球囊压力造成了狭窄区血管壁内、中膜局限性撕裂。血管壁特别是中膜过度伸展以及动脉粥样斑的断裂,从而导致血管壁张力减退和腔径的扩大。

  (四)疗效:PTA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较好。髂、肾动脉的PTA成功率在90%以上,五年平均血管开放率在70%以上。冠状动脉脉单支病变PTA成功率在90%以上。影响疗效的因素中,除病变部位外,病变性质、病变的解剖与病理学特征、患者全身状况、设备情况以及术者经验等也是重要因素。例如在肾动脉狭窄中,以纤维肌发育不良的疗效最好,扩张成功率在90%~95%,临床上高血压治愈和改善率达93%;其次为动脉粥样硬化症;而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疗效较差。

  PTA比外科手术的优点在于对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收效快,操作较简便,减少用费,门诊即可进行,一旦发生再狭窄可以重复PTA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