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核黄素缺乏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核黄素为正常细胞内氧化和还原所需要的黄蛋白辅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脂肪、糖、蛋白的代谢有密切关系。核黄素在组织中贮量有限,并很快被消耗掉。估计每日人体营养需要量为0.6mg/4186.8J(1000千卡),缺乏时可在实验动物中引起一系列损害,但在人类则影响轻微,主要引起皮肤及粘膜损害。核黄素缺乏的原因可能为:

  1、饮食中供给量不足;

  2、饮食习惯突然改变或烹调和食用方法不当;

  3、妊娠、重体力劳动等,消耗量增大,而核黄素量未相应增加;

  4、胃肠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晚期癌、慢性乙醇中毒、发热和慢性消耗病等影响核黄素的吸收或需要量增大;

  5、口服避孕药和其它药物,特别是吩嗪类、三环类抗抑郁药、硼酸等可影响核黄素的代谢,或与核黄素交互作用致核黄素缺乏。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