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利用外周血细胞基因表达谱确定新的急性胰腺炎分子标志物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过程中,血液中的白细胞在介导局部和全身炎症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SUNY唐斯泰特医学中心的BluthM及其同事推测,循环中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会出现独特的基因表达变化,并且具备“报告”功能,从而反映急性胰腺炎中的炎症应答。

  为了确定急性胰腺炎过程中血液白细胞的特异性变化,科研人员利用实验性胰腺炎(牛磺胆酸钠)大鼠模型对PBMC的基因转录特性进行了研究。正常大鼠、盐水对照大鼠和脓毒性休克大鼠模型均作为对照。利用Affymetrix大鼠基因组DNA基因芯片对取自每组大鼠(每组n=3)PBMC的互补RNA进行检测。主要结果指标为基因表达的变化。

  在所分析的8799条大鼠基因中,胰腺炎急性期内140条基因在PBMC内的表达出现显著的特异性变化,但在脓毒症中并无变化。在140条基因中,57条表达上调,69条下调。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前列腺素E2受体和磷脂酶D1属于上调最为明显的基因。其他还包括与G蛋白偶联受体和转化生长因子β介导的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而与凋亡、糖皮质激素受体和胆囊收缩素受体相关的基因则出现下调。

  Bluth等总结认为,对PBMC转录特性进行微阵列分析显示,与分子和胰腺功能密切相关的基因在急性胰腺炎期间呈现差异表达。在重度胰腺炎过程中取样进行基因分析可用来确定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替代标志物。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