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前列腺癌转移途径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前列腺癌生长缓慢,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并且与前列腺良性增生的表现相似,容易被误诊延误最早的治疗时机。因此约有20%~30%的患者在初诊时已有转移。

  前列腺癌转移以骨转移为多见,骨骼转移依次为骨盆、腰椎、骶骨、胸椎、肋骨。胸腰椎转移时,可引起脊髓压迫。癌分化愈差,骨骼转移愈多。骨转移灶多表现为成骨性改变,但也有溶骨性或混合型改变者。内脏转移多发生在肺、肝脏和肾上腺。前列腺癌的分化愈差,淋巴结转移率愈高。原发癌愈大,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愈高。淋巴结转移最早发生于闭孔及腹下淋巴结群,进而达髂外、髂总、骶前淋巴结群。

  前列腺癌的转移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直接蔓延:

  腺癌穿过被膜向周围扩散,浸润邻近器官,精囊、输精管、膀胱及盆腔内器官都可受到累及。

  淋巴转移:

  前列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最早发生在闭孔及腹下淋巴结区,经髂内、髂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可延及下腔静脉、纵隔及锁骨下淋巴结。癌分化越低则淋巴转移率越高。

  血行转移:

  前列腺癌的血行转移最为常见,癌细胞随血运行到骨骼、肺、肝、肾及肾上腺。骨转移最为常见,依次为骨盆、腰椎、股骨、胸椎、肋骨等;其次为肺转移,前列腺癌死亡者中,有肺转移的患者约占30%。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