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电诱发镫骨肌反射的阈值及其临床意义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该项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调试中进行主观心理物理测试和术中及术后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的检测,探讨应用客观方法进行术后调试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人工耳蜗术后程序的调试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采用对2003年8月至2006年4月行Medel多道人工耳蜗系统Combi40+型人工耳蜗植入的28例患者检测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和开机调试中主观心理物理测试的最大舒适阈,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对10例患者进行术中电诱发镫骨肌反射的检测,引出率为78.3%(94/120)。进行术后电诱发镫骨肌反射的检测,引出率为82.5%(99/120),3例大前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者的引出率为47.2%(17/36)。28例患者按每个电极的术后最大舒适阈(maximumcomfortablelevel,MCL)与ESRT进行比较:①术后MCL平均值大于ESRT为247个电极(80.5%);②术后MCL值等于ESRT有14个电极(4.6%);③术后MCL平均值小于ESRT有46个电极(15.0%)。术后ESRT平均值为(677.14-109.8)eu,MCL平均值为(732.34-114.8)cu,ESRT小于MCL(t=11.37,P〈0.05)。

  由此得出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中观察到电诱发镫骨肌反射可以确切提示植入设备完好,由植入体至听觉中枢传导通路正常;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对术后开机调试有指导意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