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急性肝功能衰竭: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难题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德克萨斯西南大学研究者最近在《肝脏》杂志上,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现况进行了报道。

  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虽然发病率低,但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其中15%的成年病例和50%的儿童病例病因不明。肝移植是被证明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该病进展快和病因多样,限制了肝移植的开展。

  目前美国成人ALF约有45%患者能存活,25%接受肝移植,未接受肝移植者死亡率在30%;儿童ALF约有56%患者能存活,31%接受肝移植,死亡率仅为13%.ALF预后同病因密切相关,如水杨酸过量、甲肝、缺血等(存活率约60%)预后较好;如毒品、乙肝及不明原因等(存活率仅约25%)预后差。

  ALF需重症监护,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能有效的治疗措施有低温疗法、肝细胞移植等,生物人工肝支持还处于干细胞研究阶段。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