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基底细胞癌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多发于50岁以上。好发部位以表皮皮脂腺及经常受阳光照射的暴露部位为最多见,如鼻翼、眼睑、上下唇、额部、颏部等处,耳前、颈部和手背等处少见,发生于躯干者占10%左右。基底细胞癌生长缓慢,初起为淡黄色或粉红色略高于皮面的小结,常呈现珠状结节,伴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质地硬,常无疼痛或压痛,缓慢向周围浸润,在较大病灶中间可有浅表溃疡,溃疡边参差不齐,呈虫蚀样,经久不愈,但在肿瘤边缘仍保持珠状特征。有的病变有鳞状脱屑。部分基底细胞癌伴有黑色素沉着,黑色素播散于病灶,融合成黑色或棕色,称为色素性基底细胞癌,易被误诊为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主要呈局部浸润生长,鼻翼、耳廓的基底细胞癌可破坏软骨,发生于头皮可浸润颅骨及硬脑膜,一般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